人民网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李栋)记者从近日举办的全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场观摩交流活动上获悉,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总量稳步提高,达到9万余份。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国热带地区陆地面积48万平方公里,分布着约2万种高等植物。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多次开展作物种质资源专题考察和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品种资源保护利用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农业农村部农垦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共建设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圃(库)105个,研发了天然橡胶、木薯等300余种作物组培离体保存技术,逐步实现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分品种来看,荔枝、龙眼种质资源保存量位居世界第一;橡胶树、芒果保存量位居世界第二;木薯、油棕、菠萝、椰子等重要热带作物资源保存量均位居世界前五,极大丰富了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战略储备。
在种质创新与品种推广方面,截至去年年底,国家和省级累计审定认定超200个热带作物品种。例如育成的“热研917”等耐寒抗风高产橡胶品种,支撑中国高纬度高产植胶。“华南5号”木薯在非洲示范种植,产量较当地品种大幅提升,成为中非农业合作亮点。
“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省份,海南近年来着力挖掘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热带特色种质资源。”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家保介绍,海南新收集古老、珍稀、特有的地方特色资源1180份,选育出高抗和高耐枯萎病的“中热1号”“宝岛蕉”等香蕉新品种大面积种植,解决了目前世界上香蕉抗性品种缺乏的问题。
上述农垦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要努力推动加强分类管理、加强资金投入、加强保护利用、加强联动协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五个加强”,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热带作物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优良热带作物新品种的市场化开发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