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我家门前的苏州河真美”(我家门前有条河)

2025-07-22 08:4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苏州河武宁路桥段。

  郑思萍摄(人民视觉)

">

  苏州河武宁路桥段。
  郑思萍摄(人民视觉)

  我今年52岁,从小在苏州河边长大,曾经因为苏州河“又黑又臭”掩鼻而过,也目睹了持续治理后河水由黑变清。

  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自19世纪60年代起,这里逐渐集聚起以纺织、面粉等为主的民族工业。作为上海工业和生活排污的主要通道,在20世纪70年代,苏州河的河水黑臭,鱼类绝迹。特别是夏天,经常会泛出阵阵恶臭,人们路过都会加快脚步。

  1998年起,上海正式实施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历经多年不懈努力,苏州河水不再黑臭。与此同时,两岸的老旧工厂逐步腾迁,转型为住宅社区和创业园区。特别是在上海推进“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区建设后,苏州河岸线景观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架空线入了地,建筑立面变美了,桥梁灯光更亮了。普陀区还在沿岸打造“苏河水岸驿站”,拓展配套服务功能。

  我所在的知音苑小区,推开边门,就是苏州河普陀段“十八湾”之一的谈家湾。

  苏州河沿岸从“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居民们分外珍惜。2004年,知音苑社区居民自发组织护河志愿队,每周开展一次护河行动,一直坚持到现在。每到活动日,队员们身着蓝色志愿者标识服,带着垃圾袋等工具,围绕小区门前一公里河段及周边区域,边巡河边交流,苏州河岸成了连接邻里的社交场。

  最初,队员们主要捡拾散落在河面和绿化带上的垃圾,及时报修岸边损坏的设施。随着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的改造和开放,这里成了市民游客健身、游玩和休憩的亲水平台,护河重心也向维护滨河绿地的文明秩序转变。

  2023年,我成为知音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这几年,我对滨河公共空间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如何平衡不同爱好群体的需求,是社区工作中经常需要处理的问题。一些居民喜欢在岸边吹拉弹唱,但有些居民就觉得这是噪声。我们开动脑筋,把“小乐队”引到小区尽头的武宁路桥桥下空间,满足这部分居民娱乐需求的同时,也把安静还给周边社区。

  劝导文明钓鱼也曾是河岸管理的一大难点。曾经的几处垂钓点因地势等问题,钓友们并不认可。一些钓友躲在河边绿化带中垂钓,既不安全,又影响环境。护河队上前劝阻,收效不大。后来,在有关部门指导下,普陀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举行“苏河议事厅”大讨论,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等各方代表集思广益。充分听取意见后,当地在一些水流较缓的弯道处设置了垂钓点,并将防汛墙改造成可折叠式栅栏,既适应河岸美化和安全需要,也让钓友们自觉接受管理。

  在护河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度和配合度越来越高。走在岸边,经常有居民主动走过来打招呼,对设施和管理提出意见建议。我们也认真听取,不断改进。

  苏州河滨水岸线42公里,普陀区占了21公里,有“半马苏河”之称。这几年,苏州河上游船渐多,还举办了端午龙舟赛。社区居民们都觉得“我家门前的苏州河真美”,这不仅来自家园情怀,更是对社区治理的认可。

  (本报记者田泓采访整理)

 

  【记者感言】

  “我家门前的苏州河真美。”吴昉和社区居民们的自豪不仅来自苏州河岸的巨变,更因为自身也是苏州河变美的重要参与者。采访吴昉时,遇上一位在苏州河边散步的居民向他提出遮阳棚设置建议。吴昉耐心倾听,也对其中的难点作出解释。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上海在规划建设“一江一河”滨水区时,注重打造高品质公共空间,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而这份获得感,又激发了群众对滨水公共空间治理的参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生动呈现在吴昉和居民的每一次对话中。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2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4.8万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陆续出发

    人民网北京7月23日电 (肖聪聪)据共青团中央消息,22日,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团北京市委在北京西站为即将奔赴新疆、西藏等地服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送行。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百精出席活动并讲话,30余所...

    时间:07-23
  • 推动毛中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高端访谈)

      今年是中国同毛里塔尼亚建交60周年。近日,毛里塔尼亚总统加兹瓦尼在位于首都努瓦克肖特的总统府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毛中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创新领域合作持续加强,毛方期待同...

    时间:07-23
  • 我国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光伏直流领域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据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赵文君、黄昊宇)22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光伏直流领域国际标准《分布式光伏接入低压直流系统及用例》近日正式发布。  标准由上海交通大...

    时间:07-23
  • 为完善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大使随笔)

      不久前,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九届会议通过中国代表全球南方国家主提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这是自2017年以来中国第五次在人权理事会提出该决议,也是决议首次未经投票协商一...

    时间:07-23
  • 4.8万余名新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陆续出发

      本报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杨昊)记者从共青团中央获悉:22日,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团北京市委在北京西站为即将奔赴新疆、西藏等地服务的西部计划志愿者送行,30余所在京高校招募选拔的120余名志愿...

    时间:07-23
  • 中欧蓝色伙伴关系助力全球海洋治理

      在法国尼斯不久前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上,中欧双方围绕海洋保护、港口减碳、数字海洋建设等议题展开密集交流与互动,充分展现了中欧蓝色伙伴关系在多边舞台上的生命力。中欧积极开展国...

    时间:07-23
  • 近年来全国确认见义勇为人员近4万人

      据新华社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冯家顺)记者22日从中央政法委获悉: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国依法依规确认见义勇为行为超过3万例、见义勇为人员近4万人,其中因见义勇为牺牲人员近500人、致伤致残人员近...

    时间:07-23
  • 河长制带来河长治  好生态带来金饭碗(我家门前有条河)

      在渚山村,车渚港蜿蜒流淌。  孙文正摄(人民视觉)">  在渚山村,车渚港蜿蜒流淌。  孙文正摄(人民视觉)  我们龙山街道渚山村离太湖不远,河网密布,水清岸绿,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地方。最近,渚...

    时间:07-23
  • 世界屋脊上有群“追风逐电”的年轻人(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藏北草原平均海拔4650米的土地上,风声猎猎,一大片“大风车”迎风转动。  欧玛亭嘎风电场运维人员常建瑞先乘坐“大风车”内部的升降梯,再手脚并用爬上近20米高的梯子,喘了几...

    时间:07-23
  • 我国残疾人保障水平和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制图:蔡华伟">  制图:蔡华伟  7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国残疾人保...

    时间:07-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