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提供不断线、有温度的就业服务

2025-07-23 08:4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制图:蔡华伟

">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制图:蔡华伟

  记者从7月22日举行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0%,与去年同期持平。

  今年以来,稳就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推出了哪些举措?如何进一步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优化社保经办服务有哪些新举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进行了解答。

  向未就业毕业生等提供“五个集中”就业服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崔鹏程介绍了上半年就业政策落实情况:“人社部门多渠道挖潜扩容岗位,金融助企力度加大,一次性扩岗补助、国企一次性增人增资等延续实施,一系列支持政策加快落实落地。上半年,失业保险降费率为企业减少用工成本超900亿元,向81.5万户次企业发放稳岗资金62亿元,支持培训等促就业支出113亿元。”

  正值高校毕业生就业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陈勇嘉表示,为更好帮助在找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各地人社部门开展就业服务攻坚行动,集中资源力量,对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等全力帮扶,重点做好“五个集中”。

  集中亮出服务清单,包括政策清单、服务项目清单、服务机构目录清单、求助途径清单、招聘渠道清单。各省份普遍面向毕业生发出就业服务公开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全国层面开放了求职登记小程序。

  集中开展精准帮扶。人社部门将对登记求职的未就业毕业生建立实名台账,主动联系、了解求职意向和服务需求,提供“1131”服务,也就是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的机会。

  集中推送岗位信息。密集举办百日千万招聘、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金秋招聘月、国聘行动等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岗位信息。百日千万招聘活动已经开展招聘8900余场,提供岗位信息458.4万个。

  集中组织培训见习。实施百万青年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组织新业态、新职业等专项培训。推广求职能力实训营,提供简历撰写、企业参观、跟岗锻炼等活动。

  集中开展困难帮扶。聚焦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困难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开展结对帮扶,优先推荐岗位、优先组织培训见习、优先提供职业指导。

  “三支一扶”计划,即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服务,有利于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司司长张文淼介绍,今年招募工作已全面启动,中央财政支持招募3.44万人,同时各地结合实际适当扩大招募规模。已有30个省份发布了招募公告,总共发布了4.09万个岗位,预计8月底前全部完成招募工作,9月初全部上岗。今年的“三支一扶”计划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支持力度,中央财政补助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名额占所有名额的67%,对脱贫地区、艰苦边远地区等也加大了支持力度。今年各地积极加力岗位挖潜,开发了农技推广、农村医疗服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等岗位。

  为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人社部门加强扶持,加力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者给予最高30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对小微企业给予最高400万元的贷款。对于首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符合条件的还可以申领一次性创业补贴。此外,在创业场地、培训、项目指导、资源对接等方面,人社部门也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人社部门将全力以赴,提供不断线、有温度的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早就业、就好业。”陈勇嘉说。

  高质量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帮助劳动者提升技能,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近期印发关于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从今年至2027年底,以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为牵引,高质量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介绍,该意见突出需求导向,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生活服务等领域,开展分行业、分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前期,人社部门已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数字人才、家政服务、长期照护等专项培训文件,加强行业紧缺技能人才培训供给。该意见突出重点群体,人社部门已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相关政策文件,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王晓君表示,下一步将健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参与、省级统筹实施的工作机制,统筹用好各类资金资源,加强培训资源供给和机构管理,分行业领域实施专项培训计划,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并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培训模式。

  近期,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启动,重点破解制造业企业“招人难”“留人难”问题。张文淼介绍,这项工作旨在促进制造业领域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高质量充分就业,将在约30个具备条件的城市先行先试。将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联合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产业组织,建设招聘用工联合体,满足企业“季节性”“潮汐式”用工需求;将探索建设跨企业培训中心,促进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提升,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将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与制造业企业加强合作,提供高效的就业、社保、劳动关系等公共服务,帮助企业“一站式”解决招人用人需求。

  推动社会保险经办数字化、服务智能化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1亿人、2.45亿人、3亿人。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我国在优化社保经办服务管理方面有哪些举措?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刘睦平表示,社会保险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对管理和服务的精准化、便捷化需求很强烈。推动社会保险经办数字化、服务智能化,是满足群众需要的必然选择。

  各地积极探索推动人工智能与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工作融合,形成不少好经验好做法,主要体现在智导、智办、智审、智控4个方面。

  智导指智能引导,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大语言模型构建全天候在线智能客服系统,实现政策精准解读、业务智能引导、问题实时解答。比如湖北打造拟人化服务终端,提供政策查询、咨询问答等服务,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智办指智能经办,提高工作效率。运用大模型、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技术,优化重塑业务流程,提高办事实效。比如,广东依托“智慧社保机”提供智办服务,融合47项办理类、17项查询类、33项打印类公共服务事项,打造24小时社保服务大厅,方便群众自助办理。

  智审指智能审核,增强管理效能。“围绕重点事项和高频业务,我们引入了‘社保数字员工’代替人工操作,减少大量重复性劳动,破解业务量激增与基层人力不足的矛盾。”刘睦平介绍,比如,山东实现对工伤保险医疗费用明细的智能审核,人工智能辅助验证费用的合理性、审核效率和准确度都大幅提高。

  智控就是智能防控,防范社会保险基金风险。实现全流程、全链条智能化风险防控,打造基金安全管理纵深防御体系。比如,人社部门推动加强跨部门数据比对,常态化开展疑点数据筛查,严肃查处侵占挪用、欺诈骗保等违法行为。

  “我们将及时跟进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突出应用导向,建设全险种、全业务、全链条的社会保险经办智能化场景,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更优的公共服务。”刘睦平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3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对残疾人为何要格外关心关注(民生一线)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国残疾人保障水平和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朝着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在7月22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

    时间:07-25
  • 正式启用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如何申领?(服务窗)

      当我们在网上进行网购、账号注册等需要实名认证的行为时,个人信息一旦遭遇窃取与盗用,不仅可能导致隐私泄露、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身份被冒用等一系列风险。  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

    时间:07-25
  • 白墙黛瓦间 降温有巧思(传统建筑的生态智慧·炎夏这样避暑)

      卢村民居的屏风墙。   方 龙摄">  卢村民居的屏风墙。   方 龙摄  卢村思成堂的天井和二楼窗户。  方 龙摄">  卢村思成堂的天井和二楼窗户。  方 龙摄  卢村思成堂的水...

    时间:07-25
  • 水利部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本报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王浩)未来一周,我国局地强降雨洪水多点多发,第7号台风“范斯高”可能登陆,局部地区旱情继续发展,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碛湖溃泄风险增大,水旱灾害防御形势复杂严峻。  7...

    时间:07-25
  • 与时俱进推进价格法修订 不断提升价格治理水平

      修订价格法在2023年被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起草的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修正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修正草案既保留了...

    时间:07-25
  • 在海外市场,如何建造技术护城河(经济聚焦·知识产权“出海”)

      我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经历不少曲折和困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打法。在海外市场,中国企业如何克服“水土不服”,建造技术护城河,将知识产权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涉外知识产...

    时间:07-25
  • 金融监管总局提示警惕“职业背债”陷阱

      本报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屈信明)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只需贡献自己征信”“不用本人偿还债务”“短时间轻松获得高额酬劳”等话术为诱饵,诱导消费者落入“职业背债”骗局。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费...

    时间:07-25
  • 锻造打赢阵地 托举长剑腾飞(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

      崔道虎(右二)与营连干部交流设备革新思路(资料照片)。  刘明松摄(新华社发)">  崔道虎(右二)与营连干部交流设备革新思路(资料照片)。  刘明松摄(新华社发)  盛夏南国深山,一队官兵行进在崎岖山路...

    时间:07-25
  • 今年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毕

      本报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刘志强)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截至目前,2025年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基本下达完毕,重点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时间:07-25
  • 心怀敬仰  崇尚荣光

      他们,本是市井巷陌的寻常身影,却在危难降临的瞬间挺身而出、见义勇为,闪耀最动人的光芒。  表彰见义勇为英雄,弘扬见义勇为精神。7月21日,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8名个...

    时间:07-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