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细算一个脱贫户的家庭收支账(不掉队 赶上来)

2025-07-31 08:3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杨生梅在海燕村千亩现代设施农业园区采摘辣椒。

  杨洪海摄(人民视觉)

">

  图为杨生梅在海燕村千亩现代设施农业园区采摘辣椒。
  杨洪海摄(人民视觉)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在4年多的接续帮扶下,脱贫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4年快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水平,脱贫地区与其他地区发展差距、脱贫人口与全国农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通过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一个个“账本”,仔细算算“收支明细”,呈现老乡在乡村全面振兴道路上“不掉队、赶上来”的生动故事。

  ——编  者  

  

  “姐,啥事儿这么高兴!”

  “刚发了3个月工资,加起来有一万三千多呢!”

  初见杨生梅,她正捧着手机细细查看,嘴角扬起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杨生梅小时候生活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马湾村。这里地处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水资源匮乏,曾被联合国定义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以前我们靠天吃饭,日子很艰难。”杨生梅回忆道。

  2018年,在生态移民政策的支持下,她随乡亲们一起,搬迁至石嘴山市惠农区燕子墩乡海燕村,2020年实现脱贫。

  近年来,杨生梅外出务过工,也在当地开过车、揽过活。2023年,村里建起千亩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她开始到园区上班,凭着手巧心细,很快就成了熟练工。

  “以前打工到处跑,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按月发工资,生活稳当多了。去年5月工资又涨了,现在每月能拿4500块钱。”杨生梅说,自己还当上了就业带头人,张罗村民一起加入。现在,丈夫马守成也不再打零工,开始在园区工作了。

  说起这农业园区,海燕村驻村第一书记陈鹏门儿清:“为了盘活土地资源,2023年我们引进企业,发展设施农业。现在,我们有49座现代日光温室,里面的辣椒长得美得很。一年产两茬,每棚一茬可以产上万斤。”他介绍,未来几年,村里还计划建200多个温室大棚。

  “这么多蔬菜,销路不愁吗?”记者好奇。

  “供不应求呢!”陈鹏底气十足,“园区和盒马鲜生、永辉超市这些大型商超合作,产品能卖到广东、四川。咱这盐碱地种的菜,自带‘富硒’标签,消费者抢着买。”

  “是啊,在海燕村,只要人勤快、肯努力,不愁日子过不好。”杨生梅接过话茬。

  “现在家里没啥大开销。帮扶单位时不时到家里问‘还有什么困难不’。”杨生梅细数,“稳定就业给奖励2000元;种粮有补贴450元;养羊有产业补贴1万元;两个老人养老金一年5000多元;两个孩子上学,教育补贴一年8000元;还有生态补偿金、土地流转费……我们一家6口人,七七八八算下来,去年全家总收入大概12万元。”

  “可以看到村里脱贫户的日子越来越好。给你说几个数——14848、17111、19327。”陈鹏解释,“这是我们村脱贫户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人均收入,年年都在往上涨。”

  海燕村地处3县区交界,周边工厂多,就业机会多。“村里还通了直达厂区的班车,村民上班也方便。”陈鹏说。

  2018年,杨生梅刚搬来时,这里还是一片“风吹石头跑”的盐碱荒滩,连棵草都难见着。“现在好多了!收入涨了,生活环境也变美了,买菜、看病都方便。”杨生梅感慨。

  “变化可大啦,阅览室、小公园、幼儿园、小学……啥都有!”马守成在一旁补充道。

  如今的海燕村,房前屋后花草摇曳、绿树成荫,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路灯照亮乡间小道。

  陈鹏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后,村里就一门心思改善环境、完善设施。“这几年,大量投入用在人居环境整治,村庄裸露土地基本有了绿化作物。村里大面积种枸杞芽菜,栽耐盐碱苗木,哪棵树苗没活,马上补栽新的。”

  除了千亩设施农业园区,村里还有两个生产袜子和编织袋的扶贫车间。“5年前,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如今账上有200多万元。这些年,村上引企业办车间,大家忙得不亦乐乎。”陈鹏说。

  谈及发展村集体经济,陈鹏介绍,接下来,海燕村将继续扩大特色种养产业规模,鼓励群众参与园区菌菇种植、肉羊养殖,开发绿色生菜、西芹等产业,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杨生梅指着家里的房子:“原来就一间房,后来新盖了两间,家具也换了一些。”

  “将来要是有能力,想承包个现代农业大棚自己干,日子肯定更红火。”她眼里闪着光。

  “生梅姐有个外号叫‘海燕’,像海燕一样,飞得高、飞得远。”有人打趣道。

  杨生梅脸颊一红:“快别说我了,只要肯努力,咱海燕村的人都是‘海燕’!”

  

  本期统筹:张  曾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31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驻香港部队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招待会

      新华社香港7月30日电 (记者孟佳)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30日晚在昂船洲军营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整场活动简约朴素、军味战味浓郁,进一步凝聚了爱祖国、爱香港、爱驻...

    时间:07-31
  • 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向多地调拨(扎实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本报北京7月30日电 连日来,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科学调配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7月30日,应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防指请求,国家防总办公室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

    时间:07-31
  • 全国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全部编制完成

      本报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李林蔚)记者近日从中央编办获悉:自2024年2月以来,在先行试点基础上,全国3.8万个乡镇(街道)全面开展履职事项清单工作,截至2025年6月底,清单已全部编制完成,取得明显成效。 ...

    时间:07-31
  • 路的终点是希望(在现场)

      7月30日,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官兵抢修一处垮塌桥梁。">  7月30日,陆军第82集团军某旅官兵抢修一处垮塌桥梁。  7月30日,河北省滦平县马营子满族乡西沟村受灾群众全部转移完毕。图为乡镇干部...

    时间:07-31
  • 成为群众最坚实的依靠(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面对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强降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与暴雨鏖战、与灾害斗争,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成为群众最坚实的依靠。  7月30日,连续多日阴雨后,北京密云区终于放晴了。  冯...

    时间:07-31
  • 投资于人,把好政策落细落实(编辑手记)

      真金白银有力度、显温度。作为大范围、普惠式、直接性向群众发放的民生保障现金补贴,育儿补贴是一项惠民利民的重大举措,事关国计民生、事关长远发展。  如何把好政策落细落实?“改善民生、...

    时间:07-31
  • 实施育儿补贴制度 减轻家庭养育负担(权威发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7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育儿补贴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关情况。  “育儿补贴制...

    时间:07-31
  • 外交部发言人就中美经贸会谈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马卓言、许可)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3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在瑞典举行的新一轮中美经贸会谈答问时表示,关于此次中美经贸会谈的情况,中方已经发布了消息。中方希望美方...

    时间:07-31
  •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正是警醒人们勿忘历史、珍视和平。”日本八路军新四军战友会副会长兼事务局长小林阳吉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

    时间:07-31
  • 为和平发展注入青春力量(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7月29日,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年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年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代表关于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和联合国...

    时间:07-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