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传承红色精神 携手共创未来

2025-08-02 07:5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越青年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体验纸浆压花画制作。

  贵州省委宣传部供图

">

  中越青年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体验纸浆压花画制作。
  贵州省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以“红途共越  青春‘黔’行”为主题的2025中越青年“黔”行对话会系列活动日前在贵州举行。30余名中越嘉宾及青年代表,循红色足迹,探生态新路,话友好情谊,感知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共绘中越命运共同体的青春画卷。

  循“红”而行,历史光芒映照前行路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一栋二层砖木结构小楼静静矗立,这里是遵义会议会址。越南外交学院毕业生武明孝举着手机,认真拍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他说,“站在这里,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遵义会议陈列馆内,泛黄的照片、珍贵的文物无声诉说着峥嵘岁月。“贵州不仅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也非常重视对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越南外交学院学生阮氏怀玱在展柜前驻足良久,“铭记先辈的奉献,方能更好地开创未来。”

  在遵义市播州区苟坝村,跟随讲解员手中的马灯,中越青年仿佛穿越回当年那个决定红军命运的深夜。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学者钟雨桐在参观苟坝会议会址后表示:“参观了这里,我们更能感受到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在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中越青年开启了一段沉浸式红色之旅。“和红军战士们一起‘冲锋’,‘爬雪山’‘过草地’,能感受到红军钢铁般的意志。”越南《时代》杂志记者阮氏梅垂说,“‘红飘带’的体验非常有教育意义,特别是看到很多中国青少年来到这里参观,我相信红色精神会代代相传。”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中文教师杨德心表示,“这些不仅是属于中国的历史财富,也是激励我们这代青年应对新时代挑战的精神食粮。”

  逐“绿”而动,优良生态铺展振兴路

  来到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青翠稻田如波浪般铺展,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点缀其间。“这里的乡村风景真美,山水间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满眼的绿意让在贵州求学多年的越南青年裴金蓉禁不住赞叹。

  花茂村原名“荒茅田”,从过去的贫困荒芜,到现在游人如织,花茂村“蝶变”的秘诀何在?

  陶艺馆内,前来研学体验的客人络绎不绝,村民母先才一边熟练地揉泥、拉坯,一边自豪地介绍:“这些年,我们陆续关停土窑、种上绿树,守住了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

  “这里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得如此之好!”在了解花茂村故事后,杨德心说,“贵州生态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模式及相关经验,可供越南发展绿色经济借鉴。”

  贵阳市观山湖公园内,湖水清澈,成群的鹭鸟悠然自得。感受着林间的清凉,阮氏怀玱告诉记者:“贵阳的夏天凉爽舒适,令人心旷神怡,我会推荐更多越南朋友来贵州旅游。”

  “贵州在生态修复、绿色农业、绿色经济等方面发展成效显著。”裴金蓉说,希望未来越中两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开展更多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绿色发展“红利”。

  同“心”而为,青春力量共筑友谊路

  纸浆飘香,花茂村“花茂人家”造纸工坊里,青年们兴致勃勃地体验纸浆压花画制作。“越中情谊,贵如金玉。”河内国家大学学生黎文大举着自己创作的一幅名为《金枝玉叶》的作品解释,“我们青年要做的,就是传承这份情谊,并为其增添新的光彩。”

  乐声悠扬,在2025中越青年“黔”行对话会现场,两国青年的交流真挚而深入。越中友好协会副主席阮荣光倾情演奏了电子管乐曲《天路》并寄语:“青年要把越中两国友好关系这一宝贵财富保留好、发展好、巩固好。”

  新时代的中越青年如何传承好两国“同志加兄弟”的深情厚谊?“中越两国青年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守护共同的历史记忆……做时代发展的践行者,为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智慧……”两国青年庄严宣读中越青年“黔”行对话会贵州倡议,在“黔”行之路上共同搭建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

  贵州青年袁佳丽说:“这次红色之旅让我明白,在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下,我们应以共同珍视的红色精神财富为纽带,传承中越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斗争中凝结的深厚情谊,并与更多伙伴携手前行。”

  “在科技时代,青年作为最活跃的力量,应善用新媒体传播知识。”参观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后,越南河内广播电视台中文新闻主播杨氏青贤深受启发,“我计划通过社交媒体,让更多越南民众了解贵州的文化魅力和发展成就。”

  “我的使命不仅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到越南课堂,也希望能帮助中国朋友看见越南的美丽与真实。”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拥有百万粉丝的杨德心信心十足地说,“当越来越多的两国青年讲述彼此的故事、理解彼此的文化,越中友谊将不仅是‘历史传承’,也会成为融入时代脉搏、流淌在青年血液里的‘共同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2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让更多人与科学“相遇”(链接)

      “细胞治疗重大疾病现状与展望”“蝗虫群聚信息素的发现、生物合成与应用”“地球演化与地震灾害”……7月中旬,“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走进内蒙古自治区,来自中国科学院的6位院士带...

    时间:08-02
  • 挺进失联村,把洪灾现场情况带出来(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8月1日上午,河北兴隆县六道河镇前往朱家沟村的进村道路终于打通……”看到这条新闻时,在救灾一线奋战多日的刘梓丞长舒了一口气。  时间回到3天前。7月29日14时,承德市消防救援支队高新区...

    时间:08-02
  • 北京市县级以上水毁道路断点全部打通

      本报北京8月1日电 7月31日8时至8月1日8时,受台风“竹节草”影响,上海、江苏东部北部、安徽南部等地降大到暴雨,其中安徽芜湖合肥铜陵、江苏南通、上海宝山等地局部降大暴雨。浙江、河北、宁...

    时间:08-02
  •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59场在银川举行

      本报北京8月1日电 (记者张贺)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59场活动于8月1日在宁夏银川举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陈同滨作题为《...

    时间:08-02
  • 彭士量:英勇抗日 以身许国(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彭士量像。  新华社发">  彭士量像。  新华社发   烈日当空,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新关镇安乐片区一处崖壁上的“岩门口”三个字十分醒目,这是抗日英烈彭士量殉国的地方。崖壁下方,彭士量...

    时间:08-02
  • 像钉子一样铆在施工阵地(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

      雷耀明(右)向战友讲解装备维修技巧。  马新周摄(新华社发)">  雷耀明(右)向战友讲解装备维修技巧。  马新周摄(新华社发)   盛夏时节,驻疆某部施工阵地机械轰鸣、烟尘弥漫。机械驾驶室内一名...

    时间:08-02
  • 清凉抵心田,暖意润人心(编辑手记)

      高温热浪来袭,开辟更多公共纳凉点,为群众所乐见,也是城市精细化治理之道。地铁站、空调车、防空洞,这些因地制宜的纳凉点,为酷暑之下的人们,特别是户外工作者撑起了一把“清凉伞”。  一个个纳...

    时间:08-02
  • “新中式”穿搭成潮流(中国消费向新而行·关注夏日消费)

      顾客在选购服装。  本报记者 胡婧怡摄">  顾客在选购服装。  本报记者 胡婧怡摄  姜丽萍设计的作品。  受访者供图">  姜丽萍设计的作品。  受访者供图   辽宁沈阳,贴心的...

    时间:08-02
  • 铁路暑运平均每天发送超1400万人次

      本报北京8月1日电 (记者李心萍)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7月1日至31日,全国铁路暑运累计发送旅客4.41亿人次,同比增长4.3%,日均发送旅客1421.3万人次,铁路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客运...

    时间:08-02
  • 走进海南,感受开放中国的万千气象(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7月31日,“携手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2025上海合作组织青年委员会海南考察交流活动”在海口举行。来自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青年代表共同参观海南省史志馆,考察高科技企业,体验当地特色文化和生...

    时间:08-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