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让观众的欢呼激发文旅“复利”(现场评论)

2025-08-13 08:4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演赛经济”乃至人文经济的发育程度,也是一个城市治理精度、温度与科学度的体现

  

  星光熠熠,情满长安。来钟楼下的易俗社文化街区,听一出新编秦腔历史剧《无字碑》;到灞河边的西安奥体中心,看花样游泳选手碧波中起舞;走进大唐不夜城里的陕西大剧院,欣赏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精彩唱段……将“头回客”变成“回头客”,陕西西安亮出“文体牌”,吸引人们“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不断打造文旅产业新的增长点。

  演出、赛事,是文旅行业新的旗舰产品。对于演唱会,业内素有“1∶4.8”的说法,即花费1元门票,能带动同期周边消费4.8元。最直观的感受是,不管演出还是比赛,都必然会把“过路游”变成“过夜游”。2025世界男排联赛西安站,外省观众占比达54%。这期间的吃住行、游购娱,成为消费链条的延伸。一些景点难以“反复游”,而演出、赛事则像“流动的盛宴”,品类多样、内容丰富,持续释放文化吸引力。演出、赛事已经成为文化消费的一个风向标,在文旅产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这样的“演赛经济”,正是人文经济学的体现。从“人文”的角度看,产品的供给,要聚焦人的文化需求。为一记扣杀呐喊,为一段唱腔沉醉,人们期待在演出、赛事中,收获更好的文化体验。不管是点燃激情的国际赛事、精心打磨的名团名剧,还是持续火爆的旅游演艺,都应实实在在着眼人们精神生活、立足当地文化资源。《长恨歌》《无界·长安》《赳赳大秦》……西安21部大型驻场演艺,去年共演出近3.6万场,接待人数超1600万,营收14.9亿元。一场场演出、一个个赛事,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涵养人们精神力量,也让当地流量和口碑实现双丰收。

  “人”“文化”“经济”的结合点,在于消费场景的创造。演出、赛事,是城市发出的一张文化邀请函。西安把演唱会、比赛的门票,变成“消费神器”。领取票根大礼包,住宿、餐饮等消费都可以“薅羊毛”。票根缀珠成串,把原本分散的文旅、交通、商业场景串联起来,让一次出行串起一套消费,产生乘数效应。

  演出、赛事的溢出效应,远不止于此。演出、赛事,也是一个文化窗口,标注着城市的文化活力。从“演出游”到“城市游”,演出、赛事更是展示城市魅力的绝佳契机。当歌手在聚光灯下用西安话唱起《西安人的歌》,当运动员在领奖台上挥动秦俑玩偶,当123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个人和集体走进演出比赛现场接受专属礼遇,观众带走的不只是手机里的照片,还有对一座城市的文化和情感认同。而其中关键在于,不能靠着网红效应,把演出、赛事做成一锤子买卖。“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市”,更“因为一出剧,爱上一座城”,才能让“人文”与“经济”、“流量”与“美誉”相得益彰。

  所以,要推动“演赛经济”实现更大效益,需要城市治理的系统支撑。票价虚高、黄牛横行,肯定影响消费体验;管理混乱、黑车宰客,难免让人败兴而归。演出前后,如何做好接驳?客流巨大,如何保障安全?政府补贴,如何激活市场?甚至是安检的便捷、票根的防伪、流程的简化等,都需要社会治理系统的整体协调、流畅运转。从这个角度看,“演赛经济”乃至人文经济的发育程度,也是一个城市治理精度、温度与科学度的体现。

  不管是“演艺之都”,还是“赛事名城”,最终都需要观众、游客用脚投票。让舞台、赛场的灯光,点亮城市文化的“高光”;让观演、观赛的欢呼,激发文旅产业的“复利”,才能更好写下一个地方人文经济学的时代篇章。

  (作者为本报陕西分社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3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出海”又“出圈”的中国品牌(市场漫步)

      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见证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由强向精,折射万千外贸主体磨砺创新、开拓进取    今年,国际市场的大舞台上,中国品牌的身影越来越多: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喜茶概念店首日销量突破3500...

    时间:08-13
  • 创新消费场景 千年古城焕新生(新视窗·一条街一座城)

      夜晚的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游人如织。">  夜晚的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游人如织。  游客在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一苇书坊阅读。  图片均为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提供">  游客在东南邑历史文...

    时间:08-13
  • 黄河实现连续26年不断流

      本报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王浩)8月12日8时,位于黄河最下游的国家水文站——利津水文站测得实时流量588立方米每秒。至此,通过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黄河已实现自1999年以来连续26年不断流。  ...

    时间:08-13
  • 漫山遍野的绿,就是聚宝盆(家乡的山水能生金)

      吴起县荒山披绿装。">  吴起县荒山披绿装。  吴起县果农喜获丰收(资料图片)。  以上图片均为吴起县委宣传部提供">  吴起县果农喜获丰收(资料图片)。  以上图片均为吴起县委宣传部提...

    时间:08-13
  • 海浪变身“移动充电宝”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它高27米,重约6000吨,平面面积超3500平方米,相当于约8个篮球场大小。  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

    时间:08-13
  • 一张信息网,兜牢健康保障底线(民生一线)

      村医索朗丹增(左)为村民进行健康检查。  本报记者 徐驭尧摄">  村医索朗丹增(左)为村民进行健康检查。  本报记者 徐驭尧摄   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纳尔乡芝萨村卫生室里,村医索朗丹增...

    时间:08-13
  • 一炉铁能变出“千种钢”(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探访“一五”老厂)

      整装待发的武钢有限高铁重轨。">  整装待发的武钢有限高铁重轨。  上世纪70年代,工人们正在安装热轧厂粗轧机配件。  以上图片均为武钢有限提供">  上世纪70年代,工人们正在安装热轧...

    时间:08-13
  • 保持开放的心态看待起伏,对未来抱有更大信心(与企业家谈“新”)

      今年以来,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频频出圈,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也受到空前关注。其中,有点赞、有鼓励,也有批评、有质疑。近日,在浙江杭州宇树科技总部,本报记者专访了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听一听这...

    时间:08-13
  • 北京启动“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活动

      本报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王昊男)8月11日,北京市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会暨“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首场报告会。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

    时间:08-13
  • 邓永耀:身先士卒抗日寇 危难时刻显担当(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邓永耀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邓永耀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努力学习共产主义,创造社会主义,世界责任在我肩……”在湖南省茶陵县列宁学校,保存着抗日英雄邓永耀为这所学校的...

    时间:08-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