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的密码(人民观点)

2025-08-15 08:3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观察当下、瞻望未来,世界看好中国。

  “展现惊人韧性”“实现超预期增长”,多家外媒这样评价我国今年上半年经济成就,一些机构上调预期。

  在外部压力和内部困难叠加的形势下,中国经济何以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

  “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动态平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蕴含着中国经济在风雨砥砺中不断成长壮大的密码。

  始终坚持稳中求进,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以新需求牵引新供给,中国经济正加快形成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和潜力更加彰显。

  (一)

  以高质量供给引领新需求、促进新消费,中国经济活力十足。

  上海,鲸鱼机器人成为消费增长新亮点。2024年销量达到100万套,出口51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AI教育硬件出海的新标杆。

  山东青岛,海尔最新“AI之眼”系列黑科技,通过赋予家电“看得懂”的能力,让海尔智慧家庭从“替人家务”迈向“无人家务”。

  青海,以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为契机,激活工业遗产价值,创新生态转化路径,深化产业跨界融合,推动工业旅游成为盐湖产业新磁极。

  …………

  市场“新宠”花样翻新。我国消费品品种总量突破2亿种。今年前4个月,我国消费品品种新增超过809万种,同比增长了40.4%。

  “游”在中国、“购”在中国、“食”在中国成为国际“新时尚”。有外媒评价:“外国游客在感受‘中国制造’高质量的同时,也在触摸中国发展脉搏。”

  从当初人们出国买电饭煲、马桶盖,到“带空箱子去中国”在社交平台成为热词,今天的中国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得益于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高质量供给被不断创造出来,持续满足着人们的需求。

  新供给,新在“无中生有”的原始创新,中国正加速从大规模生产制造中心向全球创新策源地转型;新在“有中出新”的迭代升级,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让传统产品引发新热潮;新在“破界出圈”的融合发展,赛场经济、首发经济、夜经济等不断塑造消费新场景。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创造高质量供给,释放新消费需求。这是我们“在现代经济大潮中始终保持弄潮儿的角色”的底气所在。

  (二)

  以高品质需求牵引高质量供给,中国经济潜力十足。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今天人民群众更加期待高品质生活,需求呈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顺应这一历史性变化,从“有啥用啥”转向“要啥有啥”,高品质需求成为产业升级的“指挥棒”,推动供给体系和结构发生深刻变革——

  新需求倒逼生产方式革新。洗衣机能否同时洗不同衣物又互不干扰?一体三滚筒洗衣机由此问世而热销。夏天服装能否排汗又透气?速干衣由此风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催生私人订制、“小单快反”等柔性制造模式。

  新需求开辟产业新赛道。“体重管理年”遇上“轻食浪潮”,大健康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低空消费兴起,打开低空经济万亿级产业想象空间。

  新需求催生商业新机遇。三星堆黄金面具冰箱贴走红,“工厂忙到停不下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带动“IP经济”热度飙升,助力产业链踏上“风火轮”。

  …………

  从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到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从“两新”政策持续加力扩围,到真金白银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一系列政策举措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推动消费提质升级。

  需求所向皆蓝海。中国经济正形成“需求牵引—科技创新—产业变革”的传导链条,超大规模市场的成长性进一步增强。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绿色低碳转型等深入推进,市场还将不断扩容。

  今年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以新需求牵引新供给,满足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开拓的是中国经济的发展空间。

  (三)

  国民经济循环更加畅通,中国经济动力十足。

  “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国内大循环动力和可靠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揭示我国经济动力的内生逻辑。

  今天,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建立在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呈现“双向赋能”与“双向奔赴”的新特点。

  新供给与新需求“双向赋能”。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向纵深,新的有效供给不断创造出来,市场则以潮涌般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供需“双向赋能”,推动中国经济不断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新质生产力与新消费群体“双向奔赴”。传统产业“老树新枝”、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从无到有,供给体系的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率大幅提升。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和品质型升级,新型消费极大拓展14亿多中国人的消费空间,14—35岁的青年群体约为4亿,形成最具规模效应和成长性的新型消费人口红利。新供给以新质生产力为主导,新需求以新消费群体为主体,二者“双向奔赴”成就中国经济如大海般深广。

  以“五统一、一开放”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将促进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完整产业体系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相互激荡,高质量供给与高品质需求形成共振效应,不仅筑牢我国经济的稳实基础,更绘就一个结构更优、韧性更强、潜能更大、活力更足的现代化经济图景。

  “用好发展机遇、潜力和优势,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决胜“十四五”、阔步新征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干劲。

  (执笔:李拯、周珊珊、李铁林)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5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团结花开彩云南丨走进丽江白沙古镇 感受纳西族传统铜艺

    人民网丽江8月15日电 (记者任英花)近日,“团结花开彩云南”采访团走进丽江白沙古镇的积善铜艺工坊,探访这传承千年的纳西传统铜艺工坊,近距离感受古老技艺的魅力。 积善铜艺工坊一角。人民网记者 任...

    时间:08-15
  • 在血与火中凝结深厚友谊

      十四载山河不屈,胜利来之不易。8月15日,永远值得铭记。   80年前的这一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年后,北京卢沟桥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庄严肃穆。   纪念馆内,一件件文物、一张张图片,让...

    时间:08-15
  • “零元村”蝶变记

      一场大雨送来久违的清凉,四川成都金堂县万安村村民秦建国特意起个大早,来看水稻长势如何。虽然把地流转给合作社种,自己在合作社服务队开农机,成了月收入4000元的“农业工人”,秦建国还是很关心粮...

    时间:08-15
  • “零元村”蝶变记

      一场大雨送来久违的清凉,四川成都金堂县万安村村民秦建国特意起个大早,来看水稻长势如何。虽然把地流转给合作社种,自己在合作社服务队开农机,成了月收入4000元的“农业工人”,秦建国还是很关心粮...

    时间:08-15
  • 2025男篮亚洲杯中国队战胜韩国队

      本报沙特阿拉伯吉达8月14日电 (记者范佳元)当地时间8月14日,在2025国际篮联男篮亚洲杯1/4决赛上,中国队以79∶71战胜韩国队晋级四强。自2015年男篮亚锦赛(亚洲杯前身)以来,中国队时隔10年再次打进...

    时间:08-15
  • 2025男篮亚洲杯中国队战胜韩国队

      本报沙特阿拉伯吉达8月14日电 (记者范佳元)当地时间8月14日,在2025国际篮联男篮亚洲杯1/4决赛上,中国队以79∶71战胜韩国队晋级四强。自2015年男篮亚锦赛(亚洲杯前身)以来,中国队时隔10年再次打进...

    时间:08-15
  • 黑龙江鹤岗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民生一线)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落实好惠民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黑龙江鹤岗曾经是全国闻名的矿区,不少街区和煤矿“重名”,处处是“煤城”...

    时间:08-15
  • 黑龙江鹤岗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民生一线)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落实好惠民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黑龙江鹤岗曾经是全国闻名的矿区,不少街区和煤矿“重名”,处处是“煤城”...

    时间:08-15
  • 我国科学家首次探测到月球新一代激光反射镜回波信号

      本报广州8月14日电 (记者程远州)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8月13日,该校天琴测距台站探测到月球新一代激光反射镜NGLR—1的回波信号,并确认测距实验成功,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探测到该月球激光反射镜。 ...

    时间:08-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