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长,休戚与共”——中印尼建交75周年、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郑和首次下西洋620周年中印尼书画摄影展开幕式近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主办方邀请两国书画爱好者以“中印尼友好关系”“文化交融与互鉴”为主题进行创作,通过书画、摄影等形式,展现中印尼交往的历史渊源与深厚情谊,弘扬两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人文、艺术等领域交流合作。
展厅内,油画、书法、摄影等展品整齐悬挂,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欣赏。描绘郑和下西洋的画作笔触鲜活,船帆高张、海浪翻涌;书法作品笔力遒劲,赞颂中印尼之间的深情厚谊。
“这些书法绘画作品,让我想起了中国的风土人情。”专程来观展的印尼华人詹森·史蒂文告诉记者,他经常参观与中华文化相关的展览,平时也喜欢练习中国书法,“中华文化流淌在我们华人的血液之中。”
此次展览由印尼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印尼书画学院、印尼书法家协会及中国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联合主办,展出来自中印尼两国的215件书画和摄影作品。本次展览还特邀来自巴西、马来西亚、阿根廷和韩国的艺术家参与。据悉,参展作品接下来还将赴印尼泗水、万隆、玛琅、登巴萨和普禾格多等地的孔子学院巡展。
中国驻印尼大使王鲁彤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中印尼同为亚洲文明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600多年前,郑和多次到访印尼群岛,传递和平与友谊,为两国文化交流奠定基础。“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中印尼近年来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两国关系实现长足发展。本次展览以书画、摄影等形式,展示了两国人民在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方面的丰硕成果与美好愿景,彰显了文明互鉴的深远意义。”
“文化活动是促进两国相互理解的重要桥梁。”印尼文化部副部长吉令·格内沙表示,“数百年来,印尼与中国一直保持着紧密联系,在贸易、航海、文化等方面交流密切,中华文化对印尼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阿拉扎大学孔子学院学生艾雅丽在自己的获奖书法作品《以和为贵》前留影。她告诉记者:“我想借这幅作品传递和平理念,纪念印尼和中国建交75周年。”学习书法不到半年,艾雅丽一直认真练习,“我对中国书法很感兴趣”。得知自己的作品将随展览巡回印尼多地,她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型的活动,感到非常自豪。”
在展览现场收到中国书法家现场创作的两幅作品后,詹森·史蒂文将作品内容分享到社交媒体。他说,自己平时会将印尼与中国交往的历史翻译成中文发布在网络上,“我希望更多中国朋友了解印尼的历史和故事”。
(本报雅加达电)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7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