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第一观察 | 习近平总书记擘画中国式现代化西藏新篇

2025-08-22 08:18:00

来源:新华社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来到美丽的拉萨,同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庆祝喜庆节日,擘画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治藏稳藏兴藏,首先是要保持西藏的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

  团结稳定是西藏发展进步、长治久安的基石。

  无论过去还是未来,稳定始终是西藏发展繁荣的生命线。而今天的西藏,正处在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更加需要安全稳定的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第六次和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都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这一要求成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内容。

  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此次在西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进一步”体现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必须长期坚持、巩固落实。

  汇报会上,从增进“五个认同”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从“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到“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无不是“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的具体部署,从而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巩固西藏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021年在西藏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大家“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西藏发展有自身特点,要从实际出发推动高质量发展。”

  从摆脱贫困、实现小康到今天同全国各地一道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西藏实现了更好更快发展。

  青藏高原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雅下水电工程、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守护好‘世界屋脊’和‘亚洲水塔’”……在听取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为西藏如何“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指明方向。西藏也只有立足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融入新发展格局,才能不断迈出发展新步伐。

  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到扎实做好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幼等民生工作,再到继续做好定日县灾后重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部署,赋予西藏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从“六个必须”到“十个必须”,党的治藏方略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始终居于首位。

  今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全体村民:“大家在信里说得好,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

  生动比喻鲜明揭示出,西藏的一切发展进步,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办得到,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干得成。

  西藏既是地理高地,也是精神高地。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面对援藏干部们动情地说:“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

  这次来到西藏,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切接见了援藏干部代表。

  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

  在汇报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就是希望着力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干部人才队伍、基层组织,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让党在西藏的执政根基坚如磐石。

  “十四五”即将收官,“十五五”正在谋划。做好西藏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落到实处,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必将为西藏现代化建设开拓新的境界。

  策划:张晓松、林建杨

  主编:朱基钗、翟永冠

  主笔:黄玥、严赋憬、白明山

  视觉:张惠慧、包昱涵

  新华社国内部、西藏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 相关阅读
  • “我负责的两条交通线始终没有暴露”(时空对话)

      图为陈玉兰近照。  本报记者 孙海天摄">  图为陈玉兰近照。  本报记者 孙海天摄  海南省海口市工人文化宫宿舍区一间简朴的老屋内,105岁的陈玉兰坐在沙发上,柜子上摆着“光荣在党50年...

    时间:08-22
  • 农垦系统应用面积达2500万亩左右

      本报电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举办农垦“田间日”活动,同期开展农垦水肥一体化技术观摩培训。  记者从活动中获悉:水肥一体化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从农垦发端、逐步走向全国,目...

    时间:08-22
  • 暑期研学游,可别变了味儿(民生观)

      既然是研学游,研与学才是目的,游只应是载体,要防止只“游”不“学”    暑期,研学游火爆。作为一种主打寓教于乐、把教育和文旅结合起来的产品,研学游强调学生的亲身参与和观察,在旅游中打开知...

    时间:08-22
  • 处暑意味着不再炎热吗?(把自然讲给你听)

      大多数地区在处暑节气时仍有高温天气出现。北方地区昼夜温差扩大,易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凉”    处暑将至。“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暑气渐退。那么,处暑就意味着天气不再炎热吗?  从近10年...

    时间:08-22
  • 江苏南通海门区推出“一把手”接诉专项活动

      本报南京8月21日电 (记者白光迪)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创新开展“服务零距离,政民心连心”——“局长(书记)走进12345”接诉专项活动。11个镇党委书记、39家区级机关部门及主要国企“一把手”走进热...

    时间:08-22
  • 黑河东居延海实现连续21年不干涸

      本报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王浩)8月20日,黑河尾闾东居延海实现连续21年不干涸,水域面积常年保持在30平方千米至40平方千米。  从2000年开始,我国开展黑河水量统一调度。2024—2025年度,面对黑河来...

    时间:08-22
  • 选择研学游,该如何避坑(民生一线)

      来到田间地头体验干农活,前往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进入高校实验室探寻前沿科技……暑假期间,各类研学游产品纷纷上新,吸引了不少家长下单。   近年来,研学游热度持续攀升,市场蓬勃发展。但研学游...

    时间:08-22
  •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内地设立首个“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本报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张烁)2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内地设立的首个“港澳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落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

    时间:08-22
  • 澳门举办图片书画史料展及学术研讨会

      本报澳门8月21日电 (记者富子梅)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图片、书画、史料展及学术研讨会8月20日在澳门开幕,纪念海峡两岸同胞共同抗战的英勇壮举、台湾光复的奋斗历程,向并肩抗敌的两...

    时间:08-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