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国际锐评丨菲方所谓“抗议”恰恰证明中方对黄岩岛生态保护合理合法

2025-09-12 20:00:0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国务院10日批复同意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继去年7月发布《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之后,中国加强对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又一重要举措。然而,菲律宾外交部却表示“强烈抗议”。对此,中国外交部严正回应: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不接受菲方的无理指责和所谓的“抗议”。分析人士指出,菲律宾对黄岩岛觊觎已久,所谓“抗议”恰恰证明中国的保护措施合理合法,体现了中方将南海打造成和平、友谊、合作之海的责任担当。

  黄岩岛位于中国海南省三沙市中沙大环礁的东偏南方向,是中国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和天然避风港。根据规划,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523.67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 1242.55 公顷,实验区面积2281.12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珊瑚礁生态系统。既然是中国固有领土,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是中方主权范围内的事。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而菲律宾的领土范围是由1898年《美西和平条约》等一系列国际条约确定的,黄岩岛均不在其中。对于中方在自家领土上采取的保护措施,菲律宾无权置喙。

  同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赋予了中国“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黄岩岛作为环礁,地理条件特殊,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中国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也是在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而且,从国际惯例看,像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世界主要海洋国家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或海洋保护区。中国新建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符合各国通行实践。

  此外,中国加强对黄岩岛生态保护,也是基于现实考虑。2016年,中方就菲律宾少量小型渔船在黄岩岛附近海域正常捕鱼活动作出善意安排,同时依法对菲渔民相关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政府刻意渲染民族主义情绪,利用中方的善意,有预谋地组织渔民在黄岩岛海域扩大渔业活动,甚至冲闯潟湖非法作业,给这一地区的海洋生态环境带来长远挑战。中国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黄岩岛海域的渔业活动,为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恢复创造了条件,对地区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面对菲律宾的领土和海洋扩张野心以及美西方的怂恿支持,中国始终没有放弃构建和平、合作、友谊南海的努力。2024年7月,中国发布《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不仅澄清了菲律宾编造的所谓中国渔民用“氰化物捕鱼”等谣言,还为黄岩岛海域的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专业的依据,为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奠定了基础。有分析指出,中方用一系列行动表明“守住和平初心”、在南海践行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

  从更深层次看,中方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为海洋治理与南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自菲律宾本届政府上台以来,推行所谓“灰色地带战略”,将渔民作为在南海开展单边行动、宣示非法主张的政治工具,导致侵闯、冲撞、危险驾驶等事件频频发生。此次中国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明确要求“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强化对涉及自然保护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执法力度”。这实际上宣告了法律和政策的边界,明确了相关方在黄岩岛海域的行为界限,为管控冲突作出了理性安排。

  长期以来,中国为保护黄岩岛的生态环境不懈努力,在南海问题上保持高度克制,始终坚持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领土分歧,始终坚持与东盟国家共同努力维护海上和平。然而,中方也不允许善意被滥用,不接受海洋法被歪曲。菲律宾要冲突不要和平的无理挑衅以及所谓“抗议”,进一步坐实其是“南海和平的破坏者”。而中国建立的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在南海点亮“绿色”之光,给地区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带来新动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际锐评评论员)

  • 相关阅读
  • 中国修改仲裁法 完善涉外仲裁制度

      中新社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 谢雁冰)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12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仲裁法,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新法完善涉外仲裁制度,支持仲裁机构“走出去”“引进来”。9月12日,北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

    时间:09-12
  • 市场监管总局: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

      中新网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 刘亮)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司长姚雷1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将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着力将质量认证行业数字化打造为数字中国、质量强国建设的“支撑底座”。  近日,市场...

    时间:09-12
  • 市场监管总局: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

      中新网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 刘亮)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司长姚雷1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中国将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着力将质量认证行业数字化打造为数字中国、质量强国建设的“支撑底座”。  近日,市场...

    时间:09-12
  • 中国持续推进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

      中新社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日前印发《关于公布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暨“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园区(第二批)名单的通知》,确定天津南港工业区等46个化工园区为第二...

    时间:09-12
  • 不安排、不陪同、自费吃食堂,多地推行“公务餐”改革

      中新网北京9月12日电(记者 袁秀月)近日,湖南省出台公务用餐新规,实行“网上申请、扫码吃饭、同餐同价”。近年来,多地开展“公务餐”改革,并对公务用车、公务差旅等进行管理,以狠刹公务接待“吃喝风”,减轻基层接待负担...

    时间:09-12
  • 国家网信办公开征求意见:大型网络平台设立个人信息保护监督委员会

      中新网9月12日电 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为指导规范大型网络平台设立、运行个人信息保护监督委员会,对个人信息保护情况进行监督,保护个人信息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

    时间:09-12
  • 30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英灵回到祖国

      中新社沈阳9月12日电 题:30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英灵回到祖国  中新社记者 李纯 韩宏  搭载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飞机尚未降落,等待先烈回家的人们就已在中国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聚集,怀揣一枚抗美援朝...

    时间:09-12
  • 山川同念 英雄回家!《铭记》MV致敬志愿军忠烈

      70余载光阴流转,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们跨过鸭绿江,以热血护家国,用生命写忠诚,铸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9月12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央视新闻致敬英烈主题MV《铭记》,用歌声追忆志愿军的无...

    时间:09-12
  • 东西问丨好麦特:一块砖何以映照文明互鉴的肌理?

      中新社北京9月12日电 题:一块砖何以映照文明互鉴的肌理?  ——专访伊朗汉学家、德黑兰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好麦特  中新社记者 曾玥  在中国新疆喀什古城参访时,伊朗汉学家、德黑兰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时间:09-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