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12日电 (记者 李晓喻 谢雁冰)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12日通过国家公园法。该法明确,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安全。
9月12日,北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国家公园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近年来,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国家公园内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步提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负责人当天在答记者问时介绍说,制定国家公园法,总结中国国家公园设立、保护、管理等经验,为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十分必要、意义重大。
该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园法共7章63条。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布局,规范设立;严格保护,加强管理;多方参与,全民共享;完善体制,强化保障。
该法明确,国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要求编制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明确保护和管理的具体事项;强化分区管控,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一般控制区严格限制人为活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安全,提高生态系统质量。
该法还要求在设立国家公园前应当提出原有居民、企业生产生活影响评估和解决方案,明确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应当对原有居民生产生活活动作出安排;完善国家公园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功能。
国家公园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