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杨振宁与南开的十年

2025-10-24 07:31: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24日电 题:杨振宁与南开的十年

  作者 许邹佳仡 邱冰洁

  “通常杨先生来南开都住在宁园,那就是陈省身先生在南开的家。”葛墨林在讲述杨振宁与南开情缘时回忆道。

  作为杨振宁的学生及挚友,南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最近谢绝所有媒体采访,只在10月20日与南开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的学生聊了聊记忆中的杨振宁。

  “杨先生1986年到1996年这十年间,在中国的学术活动主要是在南开的,也就是南开理论物理研究室。”葛墨林说。

葛墨林家中摆放他与杨振宁的合影。供图

  一诺赴津门,为科研破局

  葛墨林清晰地记得1986年6月7日与杨振宁在北京饭店见面,“杨先生跟我说过几天要去南开看陈先生,同时看看南开大学有没有办理论物理研究室的条件。”这一年,杨振宁在陈省身邀请下指导并创建南开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这也是他在中国参与创建的第一所研究室。

  关于研究室的规划,“陈先生的回答很简练,就是‘做振宁的方向’。”在杨振宁指导下,研究室以“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杨-巴克斯特方程”等与数学相结合的重要物理研究领域为主要方向,葛墨林说:“杨先生在物理问题上的判断力极准,这是跟物理结合的新的数学方向,会有许多新的东西做出来。”

  研究室成立初期,杨振宁在师资力量和物质条件上给予南开大学尽其可能的支持。葛墨林回忆:“杨先生因为自己不能常来,很不放心,就出面把前苏联的学派领袖法捷耶夫请到南开来给我们作报告。法捷耶夫的两个得意弟子还在南开常驻一年带我们研究。”

  几年后,杨振宁认为南开理论物理研究室所做的内容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了,提出在研究室关注的重点方向和分支领域“国际上谁做得最好,就给谁请来”。前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迈克尔·阿蒂亚、日本首位诺奖得主汤川秀树、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邓肯·霍尔丹等世界著名大师都曾受杨振宁邀请到南开大学讲座。南开马蹄湖畔,一时大师云集。

  葛墨林眼中,杨振宁在南开的事务上“管则事无巨细”。

  为了举办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首次大规模国际学术会议,他不仅筹集两万美元,还事事亲力亲为:“杨先生怕我们不方便换开100美元钞票,他都换成了20美元的,一捆一捆的,亲自背回来。”甚至从香港运来计算机、打印机,还派了自己的秘书过去帮忙。

  岁月映初心,留情缘长青

  在南开,杨振宁曾多次强调“宁拙毋巧,宁朴勿华”的治学原则。

  “这八个字是杨先生在陈省身先生的书房里题写的,我说这您得写下来,作为室训。”葛墨林补充道,杨振宁还教导学生“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坚持中外一律平等。

  “我们研究室大多都是院校背景不知名的学生,但他们都具备爱国、敬业、奋斗的特点,”葛墨林如数家珍,“薛康、孙昌璞、苏刚这三位博士,从研究室毕业后都由杨先生资助,去杨先生国外的研究所工作一年,然后又回国任教。”

  杨振宁创建的理论物理研究室,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具有“爱国、公能、创新、奋斗”南开精神的人才。毕业学生中,孙昌璞成为中科院数理学部院士,6人被评为国家杰出青年学者,3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从1986年至1996年,杨振宁十年间多次到访南开大学,有时一年来三次。“杨先生每年都来南开,对研究室的工作做出具体指示,并让我报告研究情况。”葛墨林说,“他有时候还跟学生谈话,告诉我们物理的最新发展动向。”

  杨振宁1996年创办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所,并在三年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但他与南开的联结从未中断。

  2001年,杨振宁到南开大学为全校师生做了题为《美与物理学》的学术报告,2017年他又参加了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举办的“物理前沿会议”,庆祝理论物理研究室成立30周年;甚至在97岁高龄,还特别为“海冰楼”题字……

  在南开校园,杨振宁的身影无处不在,它们在不同时期,定格了这位大师的南开情缘。

  • 相关阅读
  • 今明天北京有小雨山区或现雨夹雪 早晚气温较低注意保暖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0月24日)夜间至明天上午,北京有零星小雨,山区有小雨或雨夹雪;此外,今明两天北京早晚气温较低,后天夜间冷意还将增强,需注意添衣保暖。   昨天,北京大部以晴或多云为主,最高气温小幅回升至13.7℃,...

    时间:10-24
  • 中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消息,北京时间10月23日22时30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

    时间:10-23
  • 两岸学人对谈台湾光复:以史为鉴,共推民族复兴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电 (记者 陈建新)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光复对台湾现当代历史有何重要影响?历史如何启示未来两岸关系发展?23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学术活动上,两岸学人就此展开对话。...

    时间:10-23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

      中新网北京10月23日电 (马帅莎 刘佳)北京时间10月23日22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

    时间:10-23
  • 澳门特首岑浩辉:团结带领澳门社会各界抢抓国家“十五五”新机遇

      中新社澳门10月23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23日在北京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当天表示,将团结带领...

    时间:10-23
  • 第三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开幕

      【东盟专线】第三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开幕   中新社南宁10月23日电 (俞靖)第三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简称:文化月)活动23日在广西南宁市开幕,此次活动以文化为纽带,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艺术家们将围...

    时间:10-23
  • 中国又一个五年目标

    中国又一个五年目标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全会提出...

    时间:10-23
  • 全国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代表团到访澳门

      中新网澳门10月23日电 (记者 郑嘉伟)应澳门特区政府邀请,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代表团”(下称“代表团”)23日上午抵达澳门展开访问行程。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司长戴建业欢迎代表团...

    时间:10-23
  • 滇台代表共话台湾光复80周年:历史不容忘,两岸须同心

      中新网昆明10月23日电 (时文枝)23日,由台盟云南省委会、云南省台联主办的“光复同心·共叙乡情”——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活动在昆明市桃源社区台胞之家联谊站举行。50余位历史学者、台盟盟员、台联理事、台胞台...

    时间:10-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