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鲁迅小道如何在“城市更新”中拥有生命力?以人为本、 让历史融入民众生活

2025-10-25 10:26: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0月25日电 (记者 陈静)2025年,既是鲁迅先生逝世89周年,也是其名作《希望》发表100周年。记者25日获悉,作为第八届鲁迅文化周系列活动之一,“何以上海·志在上海”对话讲坛第五期在位于鲁迅小道的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举行。在一场关于“城市更新·蝶变共生”的深度对话中,各方解码历史地标所蕴含的厚重的纪念意义。

  1927年,鲁迅抵达上海后定居于今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近十年时间,先后居住于景云里、拉摩斯公寓及大陆新村。在此期间,他既活跃于文化界,以笔为刃践行思想启蒙使命,也深度融入街区日常。在2019年10月举行的第二届鲁迅文化周期间,虹口区正式推出全长近千米的“鲁迅小道”,串联起6处与鲁迅密切相关的场所,如今“鲁迅小道”已升级到2.0版,点位拓展至8处,生动还原了鲁迅在虹口的生活轨迹。

  “鲁迅小道的更新,不是把历史‘封存’起来,而是让它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梁言对记者表示,“周边居民会带着孩子来书局看书,年轻人在小道上拍摄人文纪录片,游客在老建筑前打卡留念……当文化地标成为‘活’的生活空间,城市更新才有了真正的生命力。”这种“以人为本”的更新理念,正是上海建设“人民城市”的一个生动实践。

金一超现场为观众勾勒出鲁迅在虹口的生活图景。(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供图)

  上海方志讲师团讲师、来自虹口区地方志办公室的金一超现场为观众勾勒出鲁迅在虹口的生活图景:在景云里弄堂与邻里闲谈家常,到周边书店淘书时与店员探讨版本细节,前往电影院观看新片上映……这些鲜活场景打破了民众对鲁迅“横眉冷对”的刻板认知,让历史人物与街区的联结变得可感可触。虹口区档案局副局长、区委党史办主任赵明认为:“鲁迅小道的建设既体现出城市蝶变的过程,也突出了社区公共服务功能,为赓续城市文化基因注入持久动力。”

  走在“鲁迅小道”,人们可沉浸式感受鲁迅先生在上海的日常生活。从他在上海的第一个居所——横浜路景云里启程,循着地面古铜色的“鲁迅小道”标识,沿多伦路向北行进,途中,人们会依次经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拉摩斯公寓,再途经木刻讲习所旧址与存书室,待走过内山书店后,最终落脚于大陆新村鲁迅故居。小道沿线设置的休憩长椅、无障碍坡道,甚至在老建筑墙面上投影出鲁迅的名言警句,让文化传承与民生需求实现了巧妙平衡。

  四川北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孔佳晔在分享“鲁迅小道的运营与推广”时指出,该街道通过整合辖区资源、联动社区力量、策划主题线路,使小道不仅成为游客的探访路径,更融入了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这种扎根街区、多方协力的运营模式,为历史风貌区的可持续活化提供了宝贵的基层实践经验。

上海鲁迅纪念馆原副馆长、研究馆员乐融的分享,将现场观众的思绪带回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供图)

  在活动中,上海鲁迅纪念馆原副馆长、研究馆员乐融的分享,将现场观众的思绪带回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他从“志趣相投支持版画”“朋友有难倾力相助”“危难之际两肋插刀”“逝世前后尽心尽力”四个维度,还原了日本书商内山完造与鲁迅的深厚情谊。

  据悉,内山书店不仅是鲁迅购买外文书籍的重要场所,更是他躲避政治迫害与战乱的“安全岛”;鲁迅则通过为《活中国的姿态》作序、推动左翼书籍发行及参与木刻运动等方式,与内山完造共同推动中日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现真实的中国。

  这份跨越国界的精神共鸣,在当代得到了传承与认可。作为鲁迅小道的重要节点,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获评首届“上海城市更新优秀实践案例”优秀奖。活动现场举行了授牌仪式,上海城市更新开拓者联盟副秘书长、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详规分院院长王曙光为书局店长王文彦授牌。

  据悉,2022年“焕新归来”的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由内山书店旧址、前新华书店山阴路店和周围空间贯通后修缮改造而成,共上下三层。原来仅100余平方米的内山书店,被扩展为800余平方米。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店长王文彦介绍:“我们引入沉浸式文化小沙龙、诗歌之夜、艺术展览、咖啡空间等多项主题空间,将‘文房知史’红色学史活动、‘一期一会’阅读交友活动、文化讲座和日语读书会等丰富文化活动注入其中,将历史融入当代城市生活,打造虹口文化地标。”

  记者了解到,从梳理历史肌理到激活文化脉动,从传承精神遗产到服务民生需求,鲁迅小道的更新实践,为上海城市更新提供了深刻启示:真正有温度的城市更新,不仅要留住“形”,更要传承“神”;不仅要守护历史的厚度,更要培育生活的热度。当更多这样的文化地标在上海绽放新颜,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与当代活力,终将在蝶变共生中书写更动人的篇章。(完)

  • 相关阅读
  • 希腊经典剧目《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亮相桂林岩洞剧场

    图为2025桂林艺术节岩洞剧场希腊剧目《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演出场景。杨宗盛 摄 图为2025桂林艺术节岩洞剧场希腊剧目《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演出场景。杨宗盛 摄 图为2025桂林艺术节岩洞剧场希腊剧目《俄...

    时间:10-25
  • 列车临停2分钟 为旅客搭建起“生命桥”

      近日(10月22日),在北京西开往成都东的G89次列车上,一名旅客突发急病,列车临时停靠广元站2分钟。跟随镜头,一起来看这场列车、车站多方联动的紧急救援。   10月22日晚8时14分,北京西开往成都东的G89次列车,运行在西...

    时间:10-25
  • 构建“空天地一体”智慧监测网络 我国长江江豚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10月24日是国际淡水豚日,也是我国长江江豚保护日。长江江豚是长江的旗舰性物种,也是反映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   我国实施长江禁渔以来,长江江豚局部水域分布范围呈现进一步扩散趋势,斑块分布状...

    时间:10-25
  • 2026年国考报名截止,热门岗位超六千人争一岗

      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 高萌)2026年国考报名于10月24日18时截止。本次国考共计划招录3.81万人,为期10天的报名中,考生报考热度不断攀升,有热门岗位出现超6000人争一岗的现象。 资料图:考场外的国考考生。中...

    时间:10-25
  • 今年前三季度香港国际机场客运量同比增长14.8%

      中新社香港10月24日电 香港机场管理局(简称“机管局”)24日公布,今年前三季度,香港国际机场客运量达4470万人次,飞机起降量逾29万架次,同比分别增长14.8%及8.9%。货运量同比增长2.2%达367万吨。   机管局表示,今...

    时间:10-24
  • 香港财政司司长:推进北部都会区建设做法与内地高度契合

      中新社雄安10月24日电 (裴国荣 韩冰 邢璐)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4日在河北雄安新区会见传媒时表示,香港推进北部都会区建设的做法与内地高度契合,并具有可以互相借鉴之处。   10月22日至24日,由陈茂...

    时间:10-24
  • 20件珍贵文物史料入藏抗美援朝纪念馆

      中新社辽宁丹东10月24日电 (韩宏 王翕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之际,抗美援朝纪念馆24日获赠20件抗美援朝文物史料。   抗美援朝纪念馆位于辽宁丹东,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美援...

    时间:10-24
  • 香港特区立法会换届选举提名期开始

      中新社香港10月24日电 香港特区2025年立法会换届选举提名期24日开始,将于11月6日结束。   香港特区政府选举事务处24日表示,当天10个地方选区、28个功能界别以及选举委员会界别的选举主任共接获23份提名表格。...

    时间:10-24
  • 上海举办主题活动纪念孙中山宋庆龄结婚110周年

      中新社上海10月24日电 (记者 许婧)“精诚无间 薪火相传”纪念孙中山宋庆龄结婚110周年主题活动24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举行。   1915年10月,孙中山和宋庆龄结为革命伴侣,彼此成为生命中最重...

    时间:10-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