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加快建设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四社联动”。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积极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建成市级食品检测检验中心,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抓好平安商洛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对非法集资、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全面推进“七五普法”,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风险防范机制,持续推进法治信访、责任信访、阳光信访,全面开展信访“三无”县区创建。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合力共建“信用商洛”。坚决拥护支持军队改革,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兵役征集、国防教育、军事设施保护、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军民融合和双拥共建等工作,切实抓好军转干部安置、复退军人就业和贫困军属优抚政策的有效落实。
(十)坚持服务群众、民生为先,努力办好十件实事
一是缓解中心城区“上学难”问题。力促新建商中、市初级中学、商州区思源学校和嘉园国际、商丹高新幼儿园建成投用,加快推进秦韵教育城、商州区高级中学,商州区第六、第十五小学,商州区第四、第十二、第十三幼儿园建设,改扩建商州区第一、第三小学。全年新增高中学位1000个、初中学位4800个、小学学位1000个、幼儿园学位1200个。
二是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问题。建成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同步推进县区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整合部门信息,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市县区联网运行,同步建成网上大厅,对所有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实行“一厅式办理”。
三是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充分利用现有闲置的地下停车场,建成东关老体育场、丹江公园等6个地上、地下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场,新增泊车位5000个。
四是实施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改善工程。积极推进出租车行业改革,理顺城市公交经营体制,更新增加城市公交数量,扩大公交线路覆盖面,推行刷卡乘车,加快城东客运站建设。
五是实施中心城区市场建设工程。新建4个、改造提升2个市场,建成2个小吃城,下茬整治北新街、中心街、东环路、团结路、东关市场的乱摆乱放及占道经营问题。
六是实施中心城区清洁保洁提升工程。新建改造下沉式垃圾转运站17座、垃圾收集屋58座,购置各类垃圾清运、清扫车辆70辆,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二次污染。实施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建设二类公厕61座,改造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旱厕3000座。
七是实施中心城区健身休闲场所完善工程。开放市体育馆,建设商洛游泳馆和丹江、江滨银杏公园健身示范长廊,建设6个小广场,改造提升金凤山、龟山公园。
八是实施中心城区城周绿化工程。按照改善城市生态、做美城市、增绿添彩的要求,全面抓好市区直观坡面造林绿化,完成高标准造林2万亩,确保三年实现裸露山体全部绿化达标。
九是实施中心城区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市图书馆、群艺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组织中心城区群众性惠民演出20场次。
十是实施中心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黄沙河、柳家沟、马莲峪河道综合治理,彻底解决污水、垃圾等环境污染问题。
各县区政府也要围绕上学、就医、就业、健康、养老、出行等民生民本问题,办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市政府将从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