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域外媒体聚焦商洛
对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
陕西“农民工时代”走到拐点
http://www.slrbs.com  2015-06-04 10:30:33  陕西日报
  省人社厅劳务交流指导中心“四村调查”问卷中,对于“您更愿意选择在哪里务工”这一问题,84.4%的被调查者选择在县内及省内务工。
  农村居民进城落户超500万人
  2010年,记者曾对农民工“跳农门”的意愿进行过调查。在按国家政策可优先转城市户口的25位“全国优秀农民工”中,仅有3个人愿意“跳农门”。而截至去年年底的统计数字表明,我省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总人数已达517万人。
  据省人社部门介绍,在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统计口径中,并没有把近年来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人数统计进去,而这其中,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就达35%以上。可以说,这些人已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新市民”。
  “我离城市很近,城市却离我很远”,过去,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来说,要想拥有一个城市户口,简直是天方夜谭。为了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让农村居民更好地融入城市,自2010年开始,我省就开始推进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在全国起步尚早。
  5年来,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的城镇化。2014年,我省城镇化率达52.57%,高于2009年近10个百分点。按照计划,“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累计转移600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到2020年,累计转移1000万人。也就是说,我省要转移将近40%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
  因为城乡之间户籍壁垒的打破,农民工在城乡“游走”得更为自如。
  山阳籍农民工创业者、山阳县恒瑞肉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鲁保存就表示,自己在西安有工厂有房子,在山阳县城也有工厂有房子,可以说,户籍落在哪儿,完全由自己决定。
  返乡创业吸纳劳动力120万人
  走进武功县电子商务运营服务(孵化)中心,在农民工闫爱军的门店,记者看到,武功的锅盔、麻花、挂面、无添加面粉等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摆满了展示厅。通过电子商务创业,闫爱军说,自己不仅把武功的农产品卖到了全国,而且还带动了2000多人致富。
  带着一技之长、带着在城市积攒的存款,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创业,成为助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的新引擎。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省农民工回乡创业33.7万人,创办企业或经济实体19.7万个,累计投资金额284.3亿元,安置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120万人,平均每户企业带动就业6人。
  2008年底,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冲击,我省大量农民工失业回乡。为稳定就业局势,省委、省政府把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中之重,积极推动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
  创业环境的明显优化和改善,对在外务工人员形成了强烈的吸引力,激发了广大农民工的创业热情。2008年以后,农民工回乡创业人数以每年近10%的速度递增。
  据统计,在我省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排名全省第一的山阳县,农民工回乡创办的实体规模和经济总量超过了当地招商引资数倍,占到当地民营经济总量的30%以上,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生力军。
  有专家表示,当下我省走到“农民工时代”拐点,是多重因素综合叠加形成的。仅从人口红利的消减和部分企业的“用工荒”说明“农民工时代”消失显然有失偏颇。比如,今年一季度,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局面下,我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2%,这也直接导致了建筑行业吸纳农民工总量的大幅下降。此外,其他低端制造业、能源重工业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吸纳农民工就业也在下滑。因此,如何在改革提质增效中化危为机,通过相关技能培训等措施,对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将是当下政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李艳 实习生 熊祎)
收藏文章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