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进度,山阳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保障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专题研究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并实行保障性住房项目包抓责任制,每个项目组建一个管理处,由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个部门牵头,2-3名干部常驻工程建设现场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严格督查考核,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纳入各镇及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逐年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坚持一月一督查一通报,一季度一评比,半年一观摩,年终实施综合考核,对思想上不重视,措施不力,工作滞后的进行通报批评,半年、年终考核扣掉相应得分,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科学决策规划曲
为实现住房供需动态平衡和按期应保尽保目标,山阳县政府抽调人员深入镇村(社区),由各镇派员配合,进组、进户、进单位层层开展城镇居民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按照“一户一表”要求,建立了全县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档案和数据库,准确掌握了各类保障性住房需求总量,按照“交通便利、设施到位、宜居宜业”的总体要求,对保障性住房进行了合理选址,分别在县城东城区、老城区、西城区、工业园区和基层镇政府、学校、医院规划建设保障房,用于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住房困难人群的住房需求,并据此制定了“十二五”住房保障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三、多措并举保障曲
资金一直以来都是制约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瓶颈,为克服这一难题,山阳县积极谋划,审时度势,采取“上级补、县级配、招商引、银行贷、企业垫、民间融”等多种形式筹措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4.4161亿元。其中:争取中、省廉租住房专项资金1.4709亿元、公租房专项资金7332万元、廉租房和公租房基础设施配套资金6760万元。县财政先后配套建设资金3360万元,争取省保障公司贷款1亿元(已到位8500万元),争取市城投公司贷款3500万元。并按照“一区多房、以房补房、市场运作、自求平衡”的运作模式,先后在宏祥小区、信隆小区配建廉租房、公租房和限价商品房,有效解决了地方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制定了《山阳县征收土地拆迁补偿安置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助安置标准,加大土地征用力度,积极储备土地,优先供应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廉租房、公租房全部采取政府划拨,近年来共划拨建设用地364亩,有力保障了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