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汽车资讯

饥饿营销 加价买车已经成车市“潜规则”

2010-05-14 15:39:30

来源:羊城晚报

  “途观提车要等数月”、“奥迪Q5佛山已经排到明年2月份”,当你从销售顾问嘴里听到这些话语时,你没必要感到惊讶!因为刚性需求导致市场终端缺货的现象已经由来已久,而终端缺货导致的加价提车也就变得很正常。

  从2000年开始,在整十年的中国汽车市场迅速增长时期内,“加价买车”这个新兴词语对于车市的人来说一点都不陌生,新车原本有定价,为了提前拿到车,你可以加钱,只要加钱,一切都好办,这在十年车市中,尤其在汽车销售相对火爆的年份中已经成为人们见怪不怪的常态。加价买车,一方面,显示了这款车的确是款已经被消费者认可的好车,供小于求;另一方面,却也显示了个别厂商饥饿市场营销手段的一再有效。“加价车”,真值得你多掏数万元去购买吗?

  加价买车已成“潜规则”

  据报道,有关部门对深圳的一家汽车销售公司的不完全统计发现,该公司从2008年9月17日起,到今年4月7日,共计有127台车为加价出售。其中,加价最少的一单为3000元,较为普遍加收价格是在3万-6万元。其中,一款售价200多万元的某品牌跑车加价金额最高,消费者支付的加价款少则9万多元,多则十几万元。其中,一位姓郑的消费者在2008年9月购买该车时为了尽快提车,竟然支付了高达30万元的加价款。

  业内市场人士告诉记者,上述所提多数为进口车,国产车之所以有些车要加价才能提到现车,一方面确实是因为有些年份,比如去年,汽车市场太火爆了,买车的人多,造成了车市供小于求。另一方面,汽车厂商的营销做得非常成功,忽悠起买车的热情以致很多消费者都一窝蜂去买车,还有一方面,就是某一款车在市场上一直找不到有效的竞争对手,而这款车又相对找不出缺点而广受消费者欢迎,那么这款车即使加价数年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也正是由于一款车在人们心目中相对“完美”,因此,即使厂家完全具备这个产能,也会有意让市场保持一种适度的饥饿感,产品“供不应求”,在终端市场出现加价也就很正常了。换句话说,加价买车已经成为业内公开的潜规则。“加价提车,简单地说,这就是一种牟取暴利行为。”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经销商加价售车,主要是为了提高利润,甚至可能故意囤车,造成车市紧俏的假象,消费者不应盲目相信经销商的宣传。”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变相加价的情况在中国市场很难根治。首先,如果经销商在加价过程中,不开发票,调查取证工作将十分困难。其次,加价行为大多数存在于新上市的中高端车型中,这部分的市场需求实际上非常大,消费者为了能够抢先提车,往往不在乎多加一些钱,这无疑纵容了销售商的加价行为。

  要求加装精品就是变相加价

  加价买车俨然已成为当下车市的一条“潜规则”,这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厂家对于加价提车都是绝不鼓励或者明令禁止,比如上海大众在4月14日就明文通知各地经销商,坚决不支持经销商对于紧俏资源的私自加价行为。该文规定:“即日起,凡收到用户关于途观加价销售的投诉,经查实后将给予相关经销商严厉处罚,并停供相关资源,同时大众品牌网络发展部将开展针对途观销售价格的专项神秘客户调研,对发现有私自加价行为并引起客户抱怨的经销商也将给予严厉处罚并停供相关资源。”

  但据某品牌4S店销售表示:“厂家的监管措施并不严格,而且现在我们也并非直接加价售车。”何为非直接加价售车?一些4S店最流行的做法是不直接跟消费者说加价多少,但声称只有加了精品的现车,想提现车,就得加上精品价格。

  “一个导航要八千元,一个贴膜要五千元,一个真皮座椅又要五千元,从质量来看,利润起码超过一半。这根本就是加价的马甲!”说及4S店的变相加价,于小姐就一肚子火。她订的是一款中级车,代价是1万元加装导航,虽然算是捆绑销售,但是孙小姐却收到了两份发票,一份是车辆销售发票,购车金额为厂家指导价,导航的发票则另外单开。

  而据其他车主反映,如果是加急提车,多支付的加急费也不会体现在购车发票上,更不会有所谓的“加急费”收据。这是违反《价格法》偷税漏税的行为。

  饥饿营销+产能不足=加价卖车

  除却由于市场估计失误、汽车厂家产能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因素外,不少厂家热衷运用其品牌的号召力,制定叫好叫座的惊喜价,并一定程度上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使其品牌得到宣传,赚取更高的利润。这种常见于新车上市初期的“饥饿营销”策略也是加价提车形成的原因之一。

  厂家的产能是弹性的,在上市之初由于要调整零部件供应,调整生产线以及测试车辆程序繁琐等原因,确实有些车型是较为紧张,但大半年或者一年之后,还是产能不足就较为勉强了。有专家表示,正是因为消费者提车的强烈欲望,让经销商有机可乘。消费者下订,但没有约定明确的提车时间,对于急于提车的消费者,收取加急费用,将订单提前,双方均能得到好处。由于订单的排序并不透明,订单被推后的消费者也并不知情。用金钱换时间的消费者,无形中助长了加价歪风。

  专家表示,一切似乎都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加价卖车却反映了国内汽车消费的不成熟,并对市场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汽车作为消耗品,恶意的价格提高不仅会增加费用成本,导致商品贬值率升高,而且,当加价恶习成风,一旦某款产品受欢迎度提高,经销商便首先想起加价,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权益,也会导致市场价格混乱,扰乱市场秩序。

  为最大限度赚取差价,个别经销商卖车时附加的配件装饰质量往往非常有限,容易为汽车使用埋下隐患。“五千元的防爆隔热膜,根本达不到所宣传的效果,透光率不足,隔热效果也十分普通,到网上一查,竟然才标价800元左右。”对于经销商强加的装饰套装,一位车主老唐如是说。加价车,你会买吗?

  • 相关阅读
  • 捷豹路虎加速挺进中国 销售公司7月将成立

    今年第一季度路虎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上涨近200%。(资料图片)  今年4月,路虎和捷豹亮相北京车展,路虎首次在中国展示旗下全系车型,包括:路虎神行者2代、第四代发现、揽胜运动版、揽胜以及近日登陆中国的路...

    时间:05-14
  • 奥迪张晓军:时刻洞察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张晓军此次还为奥迪品牌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奥迪要从“最具价值”的高档车品牌做到“最具魅力”的高档车品牌。他坦言,“奥迪从1988年进入中国用了20到21年的时间把这个品牌...

    时间:05-14
  • 陈斌波:东风本田有完善的产品导入计划

    对于今年24万辆的目标,陈斌波表示“只能采取三班制,将第一工厂产能发挥到极致!”马海燕 摄   此次北京车展,东风本田与本田中国、广汽本田联合参展,展出包括中期改款CRV、思域、思铂睿等主打车型,...

    时间:05-14
  • 德尔福开发出轻便电动车充电器

    轻便电动汽车充电器  美国德尔福(Delphi)公司近日与充电器开发制造商美国ClipperCreek公司共同开发出了一款轻便的电动汽车车用充电器。  日前,两公司就共同开发、制造、销售EV及插电混合动力车(PHEV)充电...

    时间:05-14
  • 大众启动中国电动车战略 混动Q5下半年发布

      4月23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发布了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电动车战略。根据这一战略,大众汽车集团将把先进的混合动力及电动车技术引入中国。在2013至2014年间,大众汽车将在中国开始生产电动车。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电...

    时间:05-14
  • iPad将植入汽车 替代音响和娱乐系统

    iPad植入汽车  苹果公司推出iPad热度不减,近日一家美国公司将其改装植入汽车中控台中,彻底替代了汽车音响和娱乐系统。  植入后的iPad拥有触摸屏,加持蓝牙+数字电视+MP3+GPS+CD+……,光看就令人...

    时间:05-14
  • 车企4月销量:长安福特连续15个月同比增长

      上海通用4月销量增62.1%  4月,上海通用实现销量89562辆,同比增长62%。1~4月,上海通用累计销量已达324913辆,同比增长88.4%。新产品的持续走强成为上海通用总体销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中别克新君越、新君威...

    时间:05-14
  • 销售神话缔造者 揭秘月销60台的黄金法宝

    东风日产东风南方首汽专营店销售顾问 苏静  在东风日产销售体系内,北京首汽专营店一个名叫苏静的销售达人的故事,早已经被印成文件在内部广泛流传学习,26岁的她被称为东风日产的销售神话,月销60台、累计销售1...

    时间:05-14
  • 大众POLO R合成图曝光 预计明年投初产

      今年3月大众宣布成立自己的R高性能运动化车辆改装部门,虽然该部门成立时间不长,但已经开发了高尔夫R和尚酷R两款车型。  R部门将在2012年推出POLO R,这款高性能掀背车搭载一台1.6升四缸涡轮增压引擎,最大功率...

    时间:05-14
  • 直面大众南下 东风日产任勇笑对挑战

      2010年5月8日,是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将铭记于心的重要日子。在有关领导的注视下,东风日产花都第二工厂正式奠基。新工厂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将于2012年正式投产,设计产能24万台。届时,花都工厂将稳居华南地...

    时间:05-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