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最初实行“单双号限行”交通制度,是为了确保奥运会前后交通顺畅,空气质量良好。限行规定实施的那两个月里,北京的机动车上路量相较平时少了约一半,这像一剂猛药下肚, “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蓝天’天数创历史同期最高”。
奥运会结束了,但对限行这味速效治堵措施的留恋,让北京市开始了日常限行这一“临时性措施”。结果从2008年10月11日至2009年4月10日、2009年4月11日至2010年4月10日、2010年4月11(至2012年4月10日止),一天不漏的三轮“尾号限行”,从开始一年一轮到现在两年一轮,没有终止的意思。
每一轮限行结束后,“尾号限行”是否将再次延期,都会引起北京全市上下的关注。
目前,距离第三轮结束大概还有8个月时间,现在还没有明确信号,到时会继续延期还是终止。
汽车越来越多 “药效”越来越弱
限行究竟效果如何?每轮限行结束,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都会出台一份限行评估报告。依据去年4月2日出台的那份报告显示:在此前两年机动车增加89万辆的情况下,尾号限行期间,早高峰路网速度提高15.2%,晚高峰提高15.3%。政府专家还说,与不限行的双休日比,拥堵时间要减少一小时。
但报告中的限行结果也在发生改变,交通拥堵指数从第一轮的“中度”下降到“轻度”到现在的从“重度”下降到“中度”,限行效果已不像最初那么奏效,就像人们长期服药后的免疫。
平时生活中,市民已经不像以往那么关注限行这事了,除了每一轮限行结束时政府的重申和媒体的再聚焦。
尾号限行是否导致机动车数量剧增?官方尚无定论。不过据最新数据显示,北京全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从奥运会时期的约350万辆激增到近490万辆,预计今年底前北京将迈入500万辆机动车时代。
去年底,家住海淀区中关村的许女士又新置了1辆车,“不用再为限号发愁了。”许女士说。像许女士那样,在北京采取限号措施后,家中又添置汽车的家庭,不是少数。
北京一家媒体曾做过一项调查,45.8%的有车族表示会因为尾号限行而为家里再买一辆车。记者随机采访的一家小区物业也说,限行之后,有条件的家庭都购买了两辆车,小区里的车位变得很紧张。
依据交通部门报告,“尾号限行每天约可停驶20%机动车”,目前北京每天有上路权限的机动车在400万辆左右,这一水平已超过2008年北京推行尾号限行政策前的汽车上路数量。因此,不少专家担心,随着机动车数量持续增长,尾号限行效果将被“抹平”。
“不限行,交通拥堵程度会比现在严重更多。”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说,但是事实也证明限行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是把拥堵问题向后拖了。
不限行没法走 限了行成本高
在新的罚款规定出来之前,违反尾号限行上路的车辆,会被处以100元的罚款。但只要不被交警抓现行,这100元的罚款可以“包管”全天。
“北京地方那么大,没有车几乎寸步难行。”于是许多市民经过计算,还是坚持开车上街,宁愿被处罚,也比再养一辆车合算。
今年,北京市交管局变更了罚款方式和数额,在摄像头拍到的3小时之内被处以100元罚款,这意味着100元的罚款最多只能“包管”3个小时了。违反尾号限行上路车辆的违规成本变得更高了,这逼着许多人不得不计划购置第二辆车,不过年初出台的“摇号购车”的限购政策,让他们的买车之路也陷入漫长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