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新能源车的补贴延续政策正在制定,最快在全国‘两会’之后出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2月22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叶近期多次调研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市场,收集信息为新政制定提出建议。国家四部委的调研也在同时进行,期望获取两年试点的各方面经验和教训,出台更适合电动汽车市场推广的补贴政策。
据接近政策制定部门的消息人士透露,延续的补贴政策最大的变化可能是统一各地的补贴,改变各个地方政府补贴额度不一、各地各自为政的状况。比如同为华南主要城市的广州、深圳在地方补贴上数额差距巨大,纯电动汽车补贴深圳最高高出广州5万元/辆。
政策变更方向获得了多家受访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支持,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云飞说:“过去补贴政策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各地方政府补贴不一,造成地方保护,外地车企的产品很难打入。”
但一些已经试点补贴的地方政府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看法,认为这种做法不可行,因为地方还是要算经济账。“如果一刀切,地方怎样培养新能源汽车产业?这对一些财政实力雄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城市非常不利。”深圳市负责新能源汽车的政府部门负责人25日对本报记者说。
平衡补贴破除保护?
2010年5月,财政部出台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补助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对满足支持条件下的新能源汽车,按照3000元/千瓦时对企业给予补助。按照这一标准,插电式混动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辆,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
在补贴试点新政的工作目标中,规定试点期限为2010年至2012年。目前,试点已经到期,延续政策正在收集信息与制定过程中。
当年国家颁布补贴政策后,各地纷纷跟进,进行地方财政补贴。但各地补贴额度不一,甚至差距很大,却在后来的新能源汽车推广中给企业设置了障碍。
2010年7月6日,深圳市出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确定在国家政府补贴的基础上,对双模电动车追加3万元,对纯电动汽车追加6万元补贴;1个月后,杭州参照深圳补贴办法,采用了一样的补贴金额;2012年4月出台的北京补贴办法,也参照深圳和杭州的补贴额度。
但其他城市的补贴金额却各有不同,比如在去年12月出台的上海补贴办法中,规定纯电动乘用车补助4万元/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补助3万元/辆;广州给予的是1万元购置财政补贴;合肥也只追加补贴1万元;有些试点城市甚至没有地方财政补贴。
地方补贴不一此后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全国性推广中的最大障碍。“因为各地财政补贴要针对当地企业,才能获取培育企业之后的税收,在支出和收入的两方面考虑后,地方保护主义师出有名,并开始盛行。”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高管说。
比亚迪在推广新能源汽车中,艰难徘徊在各市的保护主义中一年多后,在去年被迫创造出一条到各市投资建厂造车的曲线推广之路。
据接近延续补贴新政制定部门的消息人士称:“这种状况或将得到改观,有关部门正在考虑新的补贴方式,包括平衡地方补贴,以改变各自为政、破除保护主义等状况。”
接受采访的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相关人士对这条修改表示欢迎,李云飞说:“如果说要对即将出台的新政提什么建议,最需要提的就是统一各地补贴,或者地方不再补贴,都有中央一块补贴。”
但地方政府却持不一样的态度,上述深圳市负责新能源汽车的政府部门负责人颇为激动:“我们肯定反对平衡补贴,补贴统一、产业支持统一,那还要地方搞经济干什么,中央一手抓就可以了。”在他看来,各地依据自身的财力状况和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划、重视程度不一样,自然支持力度也不一样。“有些城市财力弱,根本拿不出财政补贴,那是不是意味着深圳也不能搞产业培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