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深圳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规划,2014年前要拿出21亿元进行补贴,计划新能源汽车规模达到3.4万辆,其中私家车2.5万辆。但过去深圳只补贴了5000辆,其中私家车1007辆。“目前只补贴了大概4亿元,连1/5都没达到,产业目标正是要发力的时候。”上述官员说。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应以有利于企业推广为导向,而非一城一市的地方利益。上述官员也称:“当新能源汽车市场做起来后,这些问题就不会存在了。”
扩大试点和补贴面
按照去年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下称《规划》),预计到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累计销售要达到50万辆,2020年达到500万辆。
但过去两年的试点给产业预期泼了一盆冷水,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试点补贴开始后我国推广示范电动汽车数量共为27432辆,其中进入公共领域的车辆为23032辆,私人购车数量为4400辆。
新的补贴新政急需改变这种状况。据上述消息人士透露,新的补贴政策将扩大试点城市。“25个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都有可能获得中央补贴。”
去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颁布的《规划》中提到“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该消息人士表示:“非插电的混合动力车可能纳入补贴范围。”在此前的补贴政策中,中央补贴只局限于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
而深圳市上述政府官员认为,2010年的补贴版本中央财政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补贴,导致目前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私人购买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央应加大度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据悉,深圳目前有大约100个充电站,4000多个充电桩。“通过两家企业进行建设,中国普天建设公交充电站,南方电网建设社会充电站,但目前数量还远远不够。”
而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市场摸爬滚打了几年的汽车企业更在意政策的执行,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很多政策很好,关键在于政策颁布后有没有独立的部门来监督其执行?”
2010年中央四部委部门在制定补贴政策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要求试点城市财政部门根据私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情况,据实拨付补助资金,并在月度终了和年度终了后将该阶段拨付情况上报财政部。
但有企业反映拨款迟迟难以下放的尴尬处境,企业不得不自行垫付。“这不是办法,而是需要政策更加系统化来保证执行。”上述地方官员称。(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