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汽车资讯

雾霾背后的经济账:油品升级或需500亿

雾霾背后的经济账:油品升级或需500亿

2013-03-12 09:52:50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曹湘洪在此前召开的“中国清洁燃料高峰论坛”上表示,国外的石油资源呈劣质化趋势,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却在增强。“既要适应原料劣质化,又要实现原料进一步清洁化是炼油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他说。

  “油品升级在国外都做了很多年了,没有任何技术问题,就是想不想做的问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隆众资讯分析师司斌表示,目前生产低硫燃油,在技术上没有太大难度。早在2007年,燕山石化就有一套S-zorb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建成并投产,使其具备生产达到欧Ⅳ排放标准汽油的能力,此外该厂目前正在建造第二套S-zorb汽油吸附脱硫装置。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向记者表示,油品质量升级,在工艺上应该是可以做到,没有太大难度,关键是增加一些成本,每个企业基础不一样,升级手段不一样,成本很不好估算。

  据安迅思息旺能源统计,目前沿海大型炼厂基本具备了生产国Ⅳ、国V汽油的能力,内陆地区相对欠缺。此外,中石化旗下大型炼厂生产国Ⅳ、国V汽油的能力较强,约占其总炼能的64%,中石油进度相对缓慢,只有23%左右的炼能可产国Ⅳ国V,但中石化和中石油未向记者证实此说法。

  陈晴表示,国内油品升级迟缓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炼油升级成本较高。这会导致国内油品升级缓慢,例如目前北京的汽油已经升级为京V标准,但是执行的价格却仍然是国IV的价格,油品升级的成本目前来看还是由炼油企业来承担,这就造成了炼油企业对油品升级不那么积极。

  二是下游消费者的承担能力。从目前国内油品升级的步骤来看,都是由北上广等发达地区开始,这些地区的消费者收入水平较高,能承担由油品升级带来的成本,但我国中西部地区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比较低。

  司斌也认为,目前终端需求偏弱,高品质油不受亲睐。近两年国际原油价格的整体上行,已使终端消费者对油价叫苦连连,再者国内有车族还是以中低档车居多,在爱车能“动”的前提下,自然是能省则省,这些因素使得那些能生产高标准油品的企业依旧选择生产国III标准的油品。

  治理“劣”油 国务院敲定时间表

  在雾霾肆虐中,我国的油品升级时间表浮出水面。

  今年2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油品质量升级。会议决定:在已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50ppm)的基础上,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尽快发布第四阶段车用柴油标准 (硫含量不大于50ppm),过渡期至2014年底;2013年6月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柴油标准 (硫含量不大于10ppm),2013年底前发布第五阶段车用汽油标准(硫含量不大于10ppm),过渡期均至2017年底。

  会议要求,加快国内炼油企业升级改造,确保按照汽、柴油标准升级实施时间如期供应合格油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要首先如期完成改造任务。加快汽车发动机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成品油价格,并完善对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政策。加强油品质量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加强行业自律,企业要向社会公开产品质量承诺。

  熟悉炼厂生产工艺的人士指出,油品每上一个级别,需要增加300元/吨的脱硫成本,这还不包括前期的设备升级投入。这些成本由谁来买单就牵扯到生产者、消费者甚至国家税收等各方利益。据机构测算,三大油企升级油品的成本,保守估计超过500亿元。如何消化这笔费用无疑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众多专家发现,他们的观点可谓是五花八门,甚至有的观点完全是针锋相对。

  • 相关阅读
  • 专家称我国油品升级滞后 成雾霾天气推手

      连日来,我国多个城市深受雾霾困扰。雾霾的形成和空气污染的加剧息息相关。监测数据显示,机动车尾气是PM2.5颗粒的重要来源之一。专家表示,长期以来,我国油品质量升级滞后,油品中的硫含量偏高,从而加重了机动...

    时间:01-21
  • 国务院强令汽车油品升级 4年内清空黄标车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部署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重点工作。其中提出要“突出抓好机动车污染防治,提高车用燃油品质与机动车排放标准。到201...

    时间:03-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