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价格改革取得新突破
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全年4升4降调整了国内汽、柴油价格,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间接接轨。在广东、广西两省(区)开展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运行顺利,为全面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不断完善电价形成机制,居民阶梯电价制度自2012年7月起在全国(除新疆和西藏外)平稳实施。深化电煤价格市场化改革,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决定取消重点电煤合同,实现电煤价格并轨,进一步理顺了煤电关系,有力地促进了煤炭、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有关部门完善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政策,将原先只补贴垃圾直燃发电、分区定价和全国分摊的政策,改为按垃圾处理量补贴、全国统一价格和两级分摊的政策。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价格政策,北京等7省市获准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五、农村改革扎实推进
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各地积极探索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政权组织架构的有效形式,初步建立了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体制。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全国1.2亿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和教科书费,中西部地区1333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得资助。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全国确权集体林地27亿亩,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7.7%,发证面积占确权林地的95.5%,8949万农户拿到林权证,基本落实了农民家庭承包经营权。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力度,自2012年起,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增加了保费补贴品种、扩大了保费补贴区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快速发展,全国已组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858家,其中村镇银行799家。24个地区成为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为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探索新路。
六、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等社会事业改革成效显著
科技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确定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启动,探索实现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从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加强督导评估等方面对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部署。国务院决定自2012年秋季学期起,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由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扩大到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5个省份不同程度地出台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方案。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全国文化系统2103家承担改革任务的国有文艺院团已有2102家完成转企改制、撤销或划转任务。580多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华书店、850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57家广电系统所属电视剧制作机构、38家党报党刊发行单位等,已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全国3388种应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已有3271种完成转企改制,占总数的96.5%。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深化,截至2012年10月底,省级党报发行机构基本完成剥离转制,以电视剧为重点的制播分离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大部分省(区、市)、地级市和全部县级电台电视台已进行两台合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显著提高。《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发布,首批311个县(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公布,对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筹资机制、保障内容、承办方式等作出规定。《关于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明确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有关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将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所有统筹地区范围内开展总额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