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汽车资讯

评论:汽车品牌独家总代理是垄断吗?

评论:汽车品牌独家总代理是垄断吗?

2013-10-18 09:42:12

来源:国际商报

  一个多月前,进口车“暴利”、“垄断”的话题在主流媒体上着实闹腾了一阵,如今没见到有关政府部门拿出什么相应的手段来,主流媒体对此也黑不提白不提了。但小季和老边没忘了这回事。

  小季:接着上次的问题,凭什么在中国一个汽车品牌只能有一家总代理,这不是垄断吗?让他一家控制价格和服务,对消费者明显不利。

  老边:你先回答一个问题。凭什么河北双环就不准生产奔驰车?让德国戴姆勒-奔驰一家控制奔驰车的生产,这不是垄断吗?这对消费者明显不利。对不对?

  小季:您这不是恶心我吗?这个问题应该让央视来回答。我关心的是,这种汽车品牌单一渠道的销售和服务对消费者有什么好处,“平行进口”、多一个渠道,对消费者有没有坏处?

  老边:打个比方,你从一个非授权经销商那里买了一辆进口捷豹,的确比4S店便宜很多,但没过多久发动机就出毛病了,原因是这款车是从中东一家经销商那里“串货”串来的水货,是一款根据中东的气候、路况、油品和相关法规开发的中东版车型,没有经过中国有关部门的“3C认证”,所以水土不服。你找这家经销商,折腾了几回,就是修不好,你要求退货,一直拖着,直到有一天发现人家撤了,关门失踪了,你也就傻眼了。

  小季:那可以找捷豹授权的4S店修车或退换,很多著名品牌都是全球联保的。

  老边:你都不看看刚刚实施的汽车三包法规。那里面第一章第四条说了:本规定所称三包责任由销售者依法承担。卖给你捷豹的那家经销商跑了,人家捷豹的4S店凭什么要承担责任?

  再说汽车全球联保,宝马去年就停止了,在中国也就剩下奔驰一家了,而且奔驰的全球联保与三包也不挂钩。

  小季:那为什么欧洲国家允许汽车“平行进口”、多渠道经销?

  老边:我又该说这叫傻子了。你应该把人家的相关法规和监督、执行机制,消费者维权情况,以及商家的信誉等等,与我们这里做一个对比,之后再谈该不该开放“平行进口”。换句话说,在欧洲,经销商要是赖账、逃跑,可就麻烦大了;而我们这里,那可是轻而易举的,消费者可就麻烦大了。

  小季:有专家说,在中国,家电可以进大卖场,多渠道经营,为什么汽车不可以?

  老边:这跟为什么不能在菜摊上卖海尔彩电是一个道理,因为产品的技术含量不同,价值不同,买卖双方的成本和责任的大小不同。一辆汽车除了复杂的动力、底盘系统和车身外,还要把彩电、冰箱、电脑、空调等电器聚合在自己身上,带着你不管春夏秋冬绕世界跑,出了问题就可能要命,也可能颠覆一个苦心经营多年的品牌,它和一台彩电的关系就像彩电与白菜的关系一样。

  小季:但不管怎么说,非授权经销商卖的水货就是比4S店便宜,货色其实也差不多。

  老边:你知道总代理为一款新车进口做“3C认证”要花多少钱吗?200万元以上,车型越豪华,认证成本越高。碰撞测试就要废了3辆车,碰一辆宾利按排量和车型不同,少则400多万元,多则900多万元。你知道一个豪华车品牌总代理每年营销、政府公关、媒体公关、社会责任项目的费用是多少个亿吗?你知道一个产品召回,厂家和总代理要花多少钱吗?你知道总代理、授权经销商和非授权经销商相比,要缴纳多少种类的税费吗?你知道授权经销商和非授权的硬件投入、人员培训等等要花多少钱,销售和售后服务水平有多大差别吗?你把这些都搞清楚、算清楚了,也就知道非授权经销商的水货为什么便宜了。

  小季:您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我认识一些非授权经销商,硬件、软件都很先进,主要技术、维修人员也是从4S店招来的,可以同时做几个品牌的汽车,很专业,信誉也不错,而且成本低。

  老边:你说的不错,但有几个问题。一个是这样的经销商在非授权经销商中有几个?消费者怎么判断谁好、谁赖?品牌总代理授权的4S店也有好赖之分,消费者倒霉碰上赖的,纠纷解决不了,还有总代理和厂家兜着,可是到了非授权经销商那里,可就没谱了。

  还有,一些非授权经销商的设备的确不错,不少技术维修人员也的确是从4S店挖来的,但现在的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各品牌都有自己的诀窍,车辆维修需要的硬件设备有所不同,软件需要不断升级,技术维修人员需要由总代理和厂家来不断进行专业培训,非授权经销商跟得上吗?我认识一位高端品牌4S店的工程师,他说,以前在一个中档品牌店里做,产品技术变化不多,比较轻松,而现在干得很累,动不动就出来一个新技术,你就必须要跟上,否则,就无法解决用户的产品问题。商务部实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要求汽车厂商实行国际通行的汽车品牌授权经营模式,在中国设立独家总经销,授权经销商进行该品牌的销售服务,保障消费者利益,这就是一个根本原因。

  小季:但独家总代理,听上去就跟垄断有关。

  老边:这完完全全是偷换概念。品牌是一个体系,大体上由厂家、产品、总代理和经销商组成,从生产到流通各个环节都有这个品牌自己的一套标准和规矩,为的是最大限度地赢得客户,同时使自己盈利。在一个品牌体系内反垄断,干涉人家的内政,非要这个品牌多渠道经营,根本就是找错了对象。什么是垄断?一个超级经销商,把中国市场上所有汽车品牌都捏在自己手里,给不同的品牌定价、定服务标准,或者它与另一个超级经销商达成相关的默契,这才称得上是垄断。实际上,在中国竞争的汽车品牌有上百个,它们之中有谁达成过价格默契而且加起来的市场份额能占到半数以上?

  小季:听您一说好像问题挺简单的,那为什么一些专家总是说汽车品牌总代理制的垄断问题?这事好像闹了好几年了,也没闹出个名堂。

  老边:那些专家?我看主要就是汽车流通协会的几个人。这个协会代表谁的利益?当然是经销商的利益,而且在所谓“独家垄断授权”问题上主要代表的是非授权经销商的利益,与授权经销商也是有冲突的。有的协会理事自己就是非授权经销商。但他们面对媒体时,就喜欢拿消费者利益说事,其实他们的目的往往与消费者不搭界,不过是拉大旗作虎皮,而媒体一听到这个就亢奋得头晕目眩,如果不是背后有什么交易的话。你可要看长眼,少跟着瞎起哄!(何仑)

  • 相关阅读
  • 评论:看偏自主品牌是种畸形心理

    本月12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酒后飙车致3死3伤的“5·26”重大交通事故案进行公开宣判,被告人侯培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时间:10-18
  • 评论:忆当年东欧也有家轿梦

    前两天,在捷克的MB小城,参观斯柯达汽车博物馆,从2001年起,我曾多次来到这里,110多年历史的斯柯达有许多经典车型,足以让车迷一饱眼福。...

    时间:10-17
  • 白宫回应新华社“去美国化”评论:美国有债必偿

      美国政府关门危机未解,距离逼近举债上限,面临债务违约的日子也只剩一天,但美国两党仍然僵持不下。新华社发表评论称,现在也许是全球开始考虑建立“去美国化”世界的好时机,引发美国媒体关注。但白...

    时间:10-16
  • 评论:寻求司法系统内部制衡 坚持公平正义

    抗诉权或者批捕权都是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的基本职权,根据案件情况,灵活运用各项权力,是检察机关履行司法职责的方式。...

    时间:10-16
  • 评论:观致靠什么打动消费者

    在观致的讲述和记者体验中,我们了解到观致的安全性能是冲着欧洲EuroNCAP五星安全碰撞标准去的。...

    时间:10-16
  • 评论:手中有房 换房不慌

      最近从媒体读到两个换房的故事,从英国的贝克汉姆到广州的小白领,无论是“高富帅”还是“矮穷矬”,在换房面前都人人平等,个个都需要把旧房卖掉再买新房,旧房升值不少也为主人积累可观财...

    时间:10-16
  • 评论:公积金断贷痛在何处

      随着各地楼市成交量的攀升,杭州、广州、青岛、北京、上海等地频现公积金贷款难、断贷等现象,济南等甚至出现“挤提”。  现在将这种现象与楼市火爆联系起来有失偏颇。应当说,不是现在的需求导致了...

    时间:10-16
  • 评论员抛房与房价走向的关系

      一则“京城某知名财经评论人准备低价抛售自己在市区的十几套房产”的新闻,在圈内外引起大讨论。要是单纯的炒房人一次性抛售房产,人们很大程度猜测是这位炒房客缺钱了。但有着稳定收入、懂经济学的评...

    时间:10-15
  • 评论:出租车运营“国标”咋落实

    出租车行业应谨记:“车轮子”只有多围着大众转、围着百姓转,才会得到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时间:10-15
  • 评论:以市场竞争倒逼出租车服务达标

    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12日正式批准发布35项国家标准,其中最新修订的《出租车运营服务规范》为出租车司机制定了26条服...

    时间:10-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