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中国与新西兰自2008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6年来,两国经贸发展迅速,成果有目共睹,双边贸易额不仅提前实现2015年达到200亿新元的目标,两国领导人又于今年初确立了2020年双边贸易额突破300亿新元的新目标。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9日起对新西兰的国事访问又将让两国经贸合作发展更上一层楼。
自2008年中国与新西兰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来,两国每年双边贸易额的增幅都在20%以上,中国已经成为新西兰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而新西兰对华出口总额也占据新西兰整个海外出口的近四分之一。对于中新两国近年来在经贸合作方面取得的巨大进展,新西兰商界人士也都纷纷表示这是两国开启更进一步合作的良好机遇。
新西兰新中贸易协会主席提姆·怀特在谈到中新自贸协定对拓宽两国经贸合作大门的作用时表示,自贸协定签订6年以来,无疑让两国都受益匪浅,但两国之间在单纯发展贸易的同时,更需要着眼于更加广阔领域的合作和投资。
“截止目前我们都收获了非常大的进步和成果,两国的双边贸易额有很令人瞩目的增长,这其实不仅仅只是自贸协定的成果,但这一协定无疑是减少了很多阻碍,让双边贸易变得更加容易。我认为自贸协定的帮助非常大,新西兰是一个小国,而中国的成长是非常迅速的,这也为新西兰提供更多发展经济和农业的机会,但是现在我们应该着眼更远的未来,更加亲密的关系,不只是贸易。同时还有投资,除了基础产品贸易之外,还需要进行增值产品的贸易。”
对于定居新西兰13年的张勇来说,自己对中新两国经贸在近10年的发展感同身受。现在是新西兰华人青年商会会长,奥克兰市旅游、大型活动及经济发展局中国商务顾问组顾问的张勇回忆起自己初到新西兰时,当地人对中国并不了解,也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负责任的表现,不仅让中国在国际上影响力逐渐增大,同时也让新西兰本地企业对中国市场越来越重视。
“我这个行业来说的话,很多银行以前可能不会成立亚洲部,但现在基本上都成立亚洲部,一些金融公司也是如此,针对的就是服务中国的客户,也是(为了)更了解中国的客户。以前一些比较主流的行业,可能他们不太可能让中国企业来参与,但是这10年,我明显感到他们非常愿意把这些机会跟中国企业一起分享。”
在谈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之后对新西兰的首次访问时,新中贸易协会主席提姆表现得十分乐观,他认为“这次出访对两国关系发展有非常巨大的意义的,对新西兰和中国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西兰是世界知名的奶制品出口国,也是中国主要的奶制品进口来源国,而去年一场恒天然奶粉风波使得两国奶制品贸易方面产生一些波折,虽然这场风波已经平息,但对于两国今后应该如何针对贸易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应对,新西兰执政党国家党华人国会议员杨健有自己的看法。
“这就是我认为中新双方很重要的方面,我们在互信非常强的基础上作双边关系,处理双边关系出现的问题,你会发现双方会非常配合,协调得很容易,正因为我们的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所以就容易出现问题,但是出现问题之后,我们非常认真严肃地对待,及时双边沟通,反而可以看出中新关系的坚实稳定性。”
而对于目前中新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很期望走出国门,来到自然资源丰富的新西兰寻找更大的商机。除了金融界的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都先后在新西兰开设分行之外,包括伊利、蒙牛和光明在内的三大国内牛奶巨头也都齐聚新西兰建厂,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加贴心和周到的服务。然而新西兰作为一个西方文化主导的国家,其投资规则和法律与中国都有很大不同,在谈到国内企业来到新西兰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时,新中贸易协会主席提姆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们双方做生意的风格是非常不同的,有一些相同点,但是商业文化是很不同的,很多中国公司来到新西兰,不从新西兰人的角度来看,却只从自己的角度来看,我的建议是,确保你得到合适和正确的建议,不然你会浪费很多钱以及时间,包括相关法律和规定等,同时要审时度势,不然会失去很多机会。”
而新西兰商学院院长、新西兰中国商会副会长黄伟雄也持同样的观点,在他看来,中新两国政府已经从政策层面搭建了很好的平台,然后在除去了关税壁垒方面的障碍之后,如何进一步做好在新西兰的投资将是中国企业要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两个国家领导人建立起一个很良好的平台,现在取决于我们这些企业家,就好像一扇门打开,行政上的关税上的障碍已经移掉了,中国企业家如何在这个商海里游泳,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就像门打开了,游多远如何游要靠企业家去做。而习主席的来访是一个很好的商机,很好的平台,并能使这个平台更宽更大更快去促进中新经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