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反就业歧视首要任务是提供救济

反就业歧视首要任务是提供救济

2015-03-05 09:29:00

来源: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张维

    一份反就业歧视法专家建议稿,将提交给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曹义孙,是带来这份专家建议稿、推动反就业歧视法出台的提案人。“就业是民生中最重要的基础性问题。”曹义孙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逾七成毕业生遭就业歧视

    目前就业歧视趋于严重化。今年,一份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结果显示,逾七成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遭受过不同程度、形式各异的就业歧视。许多名企在招聘中明确规定“要求本地户籍”、“优先考虑男性”、“仅限985、211高校毕业生”。

    2月初,全总书记处书记、法律工作部部长郭军表示,当前在劳动关系方面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问题比较突出,包括性别歧视、患病歧视、残疾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体貌歧视等,这一问题并没有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就业歧视的案例近年来不时见诸于报端。仅2014年,就有多起引起社会关注的该类案件。例如,河南籍应届女大学生郭某在应聘浙江新东方烹饪学校的文案职位时多次因学校“限招男性”的招聘条件被拒。郭某向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认定烹饪学校行为属于就业性别歧视,侵犯了郭某的平等就业权,应向郭某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

    安徽省女孩江某在报考南京市人社局时,只因不是南京户籍而被拒之门外。经过长达15个月的诉讼,江某拿到了1.1万元的赔偿款,此案被称为“全国首例户籍就业歧视案”。

    但在江某看来,经济赔偿“远不能弥补我为此付出的时间、精力以及精神上遭受的伤害”。她要求南京市人设局“书面赔礼道歉”的请求被拒,“也许用人单位在观念上并不认为实施户籍歧视是违法的,赔偿只是希望我放弃权利争取。”江某说。

    就业歧视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发展到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程度”,这与“自由、竞争和选择性大大加强,就业压力增大”等多种因素相关,曹义孙说。

    反歧视法律制度严重缺失

    在曹义孙看来,反歧视只是一个平等的最低标准。“我们先迈出第一步,然后才能谈就业平等。”

    一方面是现实中的就业歧视已经严重到一定程度,另一方面是党中央和政府又在全力推进改变一切不合理制度的改革,这让曹义孙看到了反就业歧视法出台的可能性。

    曹义孙告诉记者,整个社会对平等就业权的观念严重缺乏,现行反歧视法律制度严重缺失,对平等就业权的社会保障机制严重不足,受到就业歧视伤害的司法救济措施远没有建立起来。

    目前关于反就业歧视的规定散见于一些法律规定中,并无系统的专门法律来规制。而这些法律在适用上又都有不足。

    比如,劳动法只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远远小于在宪法上享有平等权和劳动权的“公民”范围,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求职者)等遭受就业歧视无法适用该法得到救济。

    曹义孙说,就业促进法第三章“公平就业”中禁止的只是招录环节的就业歧视。而“促进就业”和“促进公平就业”是不同的问题,“前者是解决如何把蛋糕做大的问题,而后者关心的是如何公平分配蛋糕。”因此在立法功能上就业促进法无法代替“反就业歧视法”。

    此外,现行法律中禁止就业歧视的事由太少,劳动法只规定了“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四个领域的歧视。在劳动法以外其他一些专门法律法规中扩大了保护领域,如残疾人保障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对残疾人歧视、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等健康方面的歧视加以禁止。

    建议对歧视单位罚款处分

    在曹义孙出示给记者的这份专家建议稿中,记者看到其中涉及的就业歧视种类包罗万象,包括身份歧视(含户籍歧视)、性别歧视、残障歧视、健康歧视、其他事由歧视(含民族种族歧视、身高体重歧视、年龄歧视等)。

    “反就业歧视立法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提供救济。”曹义孙说。建议国家设立国家平等机会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反就业歧视工作。平等机会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政府有关部门的代表、劳动者代表、用人单位代表、法律专家和劳工专家担任。其中,劳动者代表、法律专家和劳工专家不得少于三分之二,女性委员不得少于三分之一。

    在专家建议稿中,一旦非国家机关用人单位、职业中介机构、就业信息发布机构违法,发布含有歧视内容的招聘信息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其他主管部门分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罚款。国家机关违反规定,构成就业歧视的,应当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以上行政处分。此外,还需承担民事责任。“除有证据证明劳动者未受到精神损害外,用人单位应当赔偿劳动者的精神损失。”曹义孙说。

    本报北京3月4日讯  

  • 相关阅读
  • 文化产业需“游戏规则”保护

    “近年来,各级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但是缺少一部总的法律来明确和规范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长城表示,若要将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起来,必须尽快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游戏规则”。...

    时间:03-05
  • 中欧经贸正从原材料向制造业转变

    原匈牙利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总所长、匈牙利现代中国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安德拉什·伊诺陶伊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就中国与欧盟的关系谈了他的看法。伊诺陶伊最后表示,中国与欧盟已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肩负着共同的全球责任。...

    时间:03-05
  • 中国将成全球最大零售市场

    报告认为,中国零售业的增长速度虽已较2009年15.6%的峰值有所放缓,但对全球零售连锁企业来说,中国仍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市场。”  业内专家认为,全球零售业正在不断变化,变化速度最快的是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

    时间:03-05
  • 美国1月份新房销售下降

    记者高伟东报道:美国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份新房销售量经季节调整后,按年率计算为48.1万套,环比下降0.2%,同比增加5.3%。美国新房销售在住房销售中的占比约为8%,2014年总销售量为43.5万套,2013年为42.9万套。...

    时间:03-05
  • 德国去年对外贸易再创历史纪录

    记者王志远报道:德国2014年进口、出口、外贸盈余数据均打破历史最高纪录。数据还显示,德国2014年贸易盈余高达2170亿欧元,也创造了德国外贸统计史上最高纪录,此前纪录为2007年的1953亿欧元。...

    时间:03-05
  • 事业单位劳务派遣工问题亟待解决

    阚珂委员在立法调研中发现,中央电视台编制内员工仅有2000多人,而劳务派遣工却多达6000多人。阚珂委员说,劳务派遣工的问题在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他希望事业单位的劳务派遣工问题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尽快研究解决。...

    时间:03-05
  • 耕地占补要数量与质量并重

    为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我国于1997年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但由于政策采用“先占后补”和“边占边补”的方式进行,“占而不补”等情况常有发生。完善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对补充耕地的后续监管,对耕地数量变动、耕地质量变化进行重点跟踪监测与统计。...

    时间:03-05
  • 希望新出台的环保法“有牙齿”

    昨天,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中外记者云集发布大厅。傅莹表示,在香港实现普选的决定源自基本法,为了进一步落实基本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去年8月通过了关于行政长官普选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

    时间:03-05
  • 法治是改革新增长点加速器

    走进今年的全国两会会场,“改革”是代表委员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从这个角度讲,改革关键之年,不断健全完善的法治是改革新的增长点和加速器,只有法治的进步才是改革最持久、最强大的动力。...

    时间:03-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