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在德国柏林,德国财政部长朔伊布勒出席新闻发布会。德国17日宣布愿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新华社记者 张帆摄
CFP供图
法国外交部17日说,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当天宣布愿意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此前,英国已宣布有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至此,已有4个欧洲国家确认了加入亚投行的意愿。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增至31个。
法国外交部在其发表的声明中说,法国、意大利和德国三国希望加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行列,与国际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创造一个在治理、贷款及公共工程等领域遵守最高标准的机构。
声明还说,通过与现有的多边投资和开发银行合作,亚投行将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为地区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英国财政部在12日宣布其愿意成为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后表示,在本月晚些时候,英国将和其他创始成员国就亚投行的意向协定条款进行讨论,以期制定治理和问责制度安排,为该行的运作提供支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7日在回应有关报道时称,亚投行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多边开发机构,中方欢迎有意愿的国家尽快决定作为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
洪磊说,域内外国家的积极参与将有利于体现亚投行的广泛代表性。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共同努力,将亚投行打造成一个实现各方互利共赢和专业、高效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亚投行是由中国倡导、专为亚洲量身打造的基础设施开发性机构,总部将设在北京。亚投行将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模式和原则运营,重点支持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亚投行将与世行、亚行等其他多边及双边开发机构密切合作,促进区域合作与伙伴关系,共同解决发展领域面临的挑战。
中国财政部表示,中方欢迎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决定。作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首席谈判代表会议的主席,中方将在收到书面确认函后,根据多边程序征求现有意向创始成员国的意见。如顺利通过,法国、意大利和德国将于两周后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德国财政部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17日在此间确认,德国希望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朔伊布勒是在当天举行的首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结束后宣布上述消息的。他同时提到,法国和意大利也希望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
朔伊布勒还说:“我们希望借助德国的经验,与国际机构共同合作,帮助亚投行这一新的银行获得高标准的国际声誉。”
(据新华社电)
记者快递
日本政府表示现阶段无意加入
本报东京3月17日电(记者 童沛)继英国作为第一个G7成员国宣布加入亚投行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也已宣布加入,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数量进一步扩增,然而日本政府仍表示现阶段无意加入。
17日上午,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政府对于是否加入亚投行持“谨慎立场”,表明日本现阶段无意加入。本月13日,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也曾表示,日本政府出于对亚投行融资审查能力和组织运营情况方面的担忧,现阶段难以做出加入决定。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本政府之所以对亚投行顾虑重重,主要是担心亚投行无法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理顺关系。亚洲开发银行至今已设立近50年,日本和美国一直是最大的出资国,在日美看来,亚投行与亚开行功能上存在重合,一旦出现冲突,可能影响亚洲地区金融秩序的稳定。
不过,亚开行行长中尾武彦在16日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表态乐观,他称,目前亚开行已经与中方在共享经验、技术和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了接触,亚投行开始运营后,双方还将讨论开展合作的具体形式和项目。中尾还谈到,当前亚洲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每年会产生8000亿美元的资金需求,仅靠亚开行是难以满足的。亚投行着眼于基础建设投资的设想也很符合亚洲当前的实际需求,有望对现有金融机构形成有效补充。
更有日本媒体直接向日本政府发出参加亚投行的呼吁,日本《富士产经商报》早前刊登了一篇题为《面对亚投行实际利益比面子重要》的文章,称亚投行的成立目前已经势不可挡,日本尽早加入才是不二之选,以免未来在亚洲地区的金融事务中丧失话语权。
态度
韩国:受“影响”出现乐观情绪
韩国媒体16日援引韩国外交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英国近日正式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对还未作出相关决定的韩国来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消息人士说,韩国方面眼下还没有就是否加入亚投行作出决定,但已经有一些谨慎乐观的情绪。
正在与中方接触的一名韩国消息人士告诉韩联社记者,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资格确认截止日期为本月31日。
这名消息人士说,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或许意味着这个国家能够享有参与亚洲基础设施开发等方面的优厚待遇,因此英国方面的决定“对我们的立场产生了很大影响”。
首批21个意向创始成员去年在北京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但没有韩国。外界当时猜测,美国方面可能对韩国施压,最终迫使韩方没有主动参加。
韩联社报道,美国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16日下午抵达韩国,开始为期两天的访问。其间,拉塞尔将同韩方重点讨论加强韩美同盟方案等。美方是否会在会谈中就韩国是否加入亚投行事宜阐明美方立场,引起韩国媒体广泛关注。
英国宣布申请加入亚投行后,美国官员在公开场合斥责英国“不和美国商量”、“总是迁就”中国。英国方面予以回应说,英国在决定宣布前与美方定期沟通过,而且加入亚投行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
澳大利亚:将在数周内决定
韩国和澳大利亚之前曾认真考虑过加入该行,但最后都没有付诸行动,主要是因为华盛顿向它们发出了强烈警告,奥巴马总统还专门向澳大利亚提出了要求。而这一博弈,在英国做出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举动后发生变化,澳大利亚重新表达了希望加入的意愿。
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14日表示,已注意到英国的举动,鉴于新西兰去年已经加入亚投行,新加坡和印度也有意向,澳大利亚将会在数周内决定是否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阿博特称,“澳大利亚的立场一直是乐于参加真正的多边机构,例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我们正在谨慎评估,并将会在下周或之后作出决定是否加入亚投行。”他希望更多国家包括美日都能参与其中。
美国:学者呼吁放下“面子”
美国外交学会资深研究员、亚洲研究部主任伊丽莎白·伊科诺米撰文说,事实证明,奥巴马向盟友施压,要求对方不加入亚投行的策略失败。
她认为,投入更多政治资本游说其他国家远离亚投行“没有意义”。
伊科诺米呼吁美国加入亚投行。她写道,美国加入亚投行,既有助提升这一机构的管理水平,同样可以在机构内部发挥“纠偏”作用。另外,美国加入可以确保亚投行投融资过程中,美国企业可以获得公平竞标机会。
她说,如果美国一时放不下“面子”,可以先公开承认亚投行能为亚洲提供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然后迅速与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商定加入亚投行的共同准则。
伊科诺米说,美国当然还有另一个选择,就是不要再管亚投行这件事,也不要再向其他国家施加压力,顺其自然。
英国宣布正式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似乎为美国试图孤立亚投行的策略撕开一条口子。
美国国会山网站一篇博文写道,英国带头加入亚投行可能对西方领导力和影响力产生结构性影响。
文章说,世界领导人无视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的存在,似乎他是“缺席的人”,戏谑奥巴马重返亚洲战略“应到此为止”。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托马斯·莱特认为,美国对待亚投行的策略“混乱且矛盾”,“展望今后,美国需摒弃蓄意阻挠,拿出更好策略应对中国颇具竞争力的经济外交”。
美国今后调整对华外交政策需从长计议。现实问题是,美国是否要放下“面子”,与盟友一道加入亚投行。
英媒:呼吁美国加入亚投行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周二刊发评论文章称,美国阻止亚投行的努力是短视和虚伪的。美国应该调转方向,像英国以及美国的其他盟友那样明智地选择接受中国的邀请、加入亚投行。
《金融时报》称,亚投行问题代表着中美竞争中的新冲突。为争夺21世纪世界经济领导者的宝座,中美之间不可避免地会相互竞争。作为现任领导者,美国自然希望中国支持美国70年来一直领导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机构。而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强国,中国自然想挑战自己未曾参与建立的现状,并开始自行打造一个修正过的秩序。
而目前看来,现有机构难以满足亚洲基础设施开发投资需求,新的竞争有助于开发贷款的发放。对透明度、采购和反腐标准倒退的担忧是合理的,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加入该机构,从内部实现变革;所谓在外面挑毛病会更加有效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