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内蒙古湖泊近30年减少超三成 人类活动干扰是主因

内蒙古湖泊近30年减少超三成 人类活动干扰是主因

2015-04-27 07:04: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千百年来,牧民们逐水草而居,以湖泊为代表的水资源,在蒙古高原往往意味着生命。呼伦湖、达里诺尔、乌梁素海、居延海、岱海、查干诺尔,这些湖泊名字,伴随着蒙古族历史及中华文明的进程,厮守着水草丰美的沃土。

    近年来,湖泊萎缩已成为内蒙古生态环境中的突出问题之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大学方精云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遥感判译与野外考察,发现蒙古高原的湖泊在过去30年间呈快速消退趋势,湖泊总面积缩小了约30.3%。这项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内蒙古湖泊面积与数量减少超三成

    西湖,水光潋滟、风景秀丽的代名词。在内蒙古科尔沁沙地中的通辽市奈曼旗,也有一个西湖。这个沙漠西湖形成于元代,数千公顷水面,烟波浩渺、鸥鸟纷飞,为当地一大美景。可这些美好现只留存于世人的回忆和叹息之中,有500多年历史的奈曼西湖于2001年彻底干涸。

    新华社内蒙古分社一位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曾到访奈曼西湖。他说,当时这里水草丰美、特产鲤鱼,兴致起来,还在湖边游过泳。而现在却是“湖心种地出绿色,西湖风沙已无边”,当年的湖心岛周围遍布农田。

    奈曼沙漠西湖的消亡只是内蒙古湖泊波动变化的一个缩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大学方精云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日前发布研究成果称,过去近30年间,内蒙古的湖泊总面积缩小了约30.3%。由1987年前后的4160平方千米缩小到2010年的2901平方千米,呈快速消退趋势。

    湖泊面积大幅减少的同时也伴随着数量的快速下降。方精云院士团队通过考察,对内蒙古所有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进行监测,发现湖泊数量在1987年有427个,到2010年减少了145个,占湖泊总数约34%。

    人类活动干扰是湖泊消退主因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孙标介绍,内蒙古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干旱半干旱区,受特殊地理环境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较全国尤为突出,主要特征表现为湖水浅、淡水湖少、盐湖多、极易盐化和干枯等。

    呼伦湖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西部,素有“草原明珠”之称,为北方第一大湖,是北方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荒漠化及维系周边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等重要生态功能。

    这些年来呼伦湖的波动变化,让10年来从事水环境监测研究的孙标印象深刻。

    据内蒙古农业大学河湖湿地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团队的科研监测数据显示,呼伦湖在2000年以前,面积主要波动在2100平方公里左右。从2000年开始,湖泊面积大幅萎缩。到2011年,面积缩小到约1750平方公里左右,减少约17%。水位的迅速下降,使湖泊蓄水量由原来的120亿立方米减少至45亿立方米左右,水量减少了60%以上。

    究其原因,这样剧烈的变化为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叠加作用。从2000年开始到2011年,呼伦湖地区的降雨量比上世纪60年代至上世纪末的平均降雨量约减少了26.5%。蒸发量却增加了7.1%。入湖的河川径流量由于气候及人类的取用水活动更是减少了近74.6%。这使得呼伦湖出现了有数据监测以来最快的萎缩速度。

    孙标认为,从长期来看,湖泊的形成与消失、扩张与收缩是全球的、区域局部的构造和气候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短期来看,湖泊的扩张与收缩是由气候变化和人类社会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部分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特别明显。

    中科院方精云团队研究针对蒙古高原所有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进行了年际变化的时序检测,并详细探讨了湖泊变化的成因。结果发现,虽然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经历着同样的气候暖干化,但内蒙古地区高强度的人为干扰导致其湖泊面积快速萎缩,而蒙古国湖泊面积仅轻微下降。

    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区,灌溉耗水是湖泊减少的主要因素,解释了近8成的面积变化。而在草原区,湖泊锐减的原因64.6%是来自煤炭开采耗水。

    河湖水资源保护任重道远

    水利专家分析,高强度的人类干扰给内蒙古湖泊波动带来了巨大的负效应,但如果是合理调配、严格水资源管理体系,正效应带来的生态红利也可以凸显出来。

    居延海位于我国风沙源头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戈壁深处,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黑河流域用水剧增、过度开垦等原因,西居延海于1961年干涸,东居延海于1992年干涸,湖水干涸后额济纳绿洲急剧萎缩,成为我国主要的沙尘源地之一。

    如今,站在东居延海岸边眺去,湖面映着阳光闪闪发亮,如一面镜子般连接着远处的天际。微风吹过,金黄的芦苇荡摇曳起伏,像卫士一样守护着这颗大漠中的明珠。

    2000年,为解决额济纳绿洲生态等问题,国家紧急启动黑河干流水量跨省区统一调度工作。黑河流域水量统一调配以来,额济纳绿洲水源涵养能力逐步提高,沙尘暴发生次数已由治理前的年均5.85次减少到3.5次。

    自2004年开始,东居延海实现连续8年不干涸,水域面积在40平方公里左右,黑河尾闾特有的大头鱼重新出现,绝迹多年的白天鹅、灰雁、黄鸭等野生鸟类成群栖息。

    在内蒙古东部,随着近年来的区域降雨量增加,枯水周期结束,呼伦湖的水位及面积开始有所恢复。到2014年,面积恢复到约1980平方公里左右,库容水量增加到80多亿立方米。内蒙古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两级党委政府也打出“组合拳”,从管理规范、综合治理、体制建设等方面入手,成立了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全面升级生态保护措施。

    方精云院士团队呼吁,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长远规划和谨慎使用内蒙古及我国北方地区的地下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确保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已有200多个萎缩;全国因围垦消失的天然湖泊有近1000个。

  • 相关阅读
  • 沈阳95.9%的企业是小微企业 贡献企业半数就业

      每5年对第二、三产业进行一次全面摸底,经济普查被视为把握经济脉搏最准确的“温度计”。自2013年6月以来,全市近万名普查工作者历经普查准备、单位核实、入户登记、数据审核验收上报、质量抽查等环节,圆满完...

    时间:04-27
  • 中国首家再生资源绿色交易平台落户齐齐哈尔

    (记者 杨拓 王栋梁)齐齐哈市委宣传部27日对外发布消息,中国首家再生资源绿色交易平台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正式成立,该交易平台的落成后,将可用于把...

    时间:04-27
  • “创业正当时”青年创业大赛正式启动

      中新网4月27日电 由国家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指导,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和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创业正当时”青年创业大赛正式启动。  “创业正当时”,同时也是中国青年报全媒体转型的号角,是“成...

    时间:04-27
  • 中国“泛珠”四省区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

    海南与广东、福建、广西四省区属于泛珠三角“9+2”合作区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2014年,四省区进出口总量占全国进出口总量36%。...

    时间:04-27
  • 中国“丝路”经济带十海关通关一体化试运行启动

    作为该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牵头单位,青岛海关关长臧玉健介绍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9省(区)外贸进出口总值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十分之一,沿线地区...

    时间:04-27
  • “世界工厂”广东东莞一季度GDP增长6.7%

    (李映民 李获)广东东莞市有“世界工厂”之称,记者27日从东莞市统计局获悉,一季度,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7.9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7%。...

    时间:04-27
  • 4月份CPI预测:食品价格及翘尾因素带动CPI回升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周频农产品价格指数,4月前三周蛋类食品延续下跌趋势,但水产品、蔬菜、禽类食品价格都环比回升。...

    时间:04-27
  • 航企加班飞赴尼泊尔接滞留客 否认“哄抬票价”

      中新社上海4月27日电 (记者 李佳佳)4月27日晨,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自尼泊尔加德满都迎接滞留旅客的MU758、MU2584航班顺利降落昆明机场,2个连夜执飞的航班共计接回263名滞留同胞。  中新社记者随后了解到,东航...

    时间:04-27
  • 兰州二手房交易火爆 市民早晨6点排队办核税

    近日,有市民拨打本报热线4286666反映,在进行二手房交易办理核税时,排队的人非常多,市民王先生跑了3天都没有办下来,最后,为了办理核税,他只好早...

    时间:04-27
  • 上海自贸区扩展区域相关业务受理增设3个受理点

    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官网消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相关业务自2015年4月27日开始受理(“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

    时间:04-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