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农业市场化要素改革蓄势待发涉及土地制度

2015-10-15 09:38:46

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农业市场化要素改革蓄势待发

  10月14日,一台土地深松机在吉林省榆树市环城乡万龙村的田间作业。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随着10月1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又一项旨在将市场化要素引入传统农业经济体制的改革方案即将落地。

  十八大至今,中央先后出台了21项农村改革方案,涉及扶贫、农村户籍制度等多个方面。《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十三五”期间,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十余项改革意见将要研究制定,这些改革的共同点在于通过引入市场化要素,达到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目的。

  土改 落实农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十三五”期间还将继续深化。据悉,在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方面,政府将抓紧对《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的修订,适时就第二轮承包期满后耕地延包办法,新承包期限等内容提出具体方案;集体土地方面,在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工作;并将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试点等。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表示,目前已有12个省开展整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有2160个县开展了整县推进试点。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实测承包地面积3.5亿亩,确权面积2.6亿亩。在为承包地确实权、颁铁证的同时,农民相当于吃了一颗长效定心丸,可以在土地上投入,也可以放心流转,这也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

  但农地确权颁证工作在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介绍,目前关于确权登记颁证以后的承包期年限是个很纠结的技术性问题,有些地方的承包证在承包期限一栏写着“长久不变”几个字,而这在法律和制度上都还没有具体规定。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政策的意见”。据多位专家介绍,“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一概念是在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而随着二轮承包期时间即将到期,根据新的政策,特别是修订后的法律做出的规定来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在现阶段是必须优先考虑的课题。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此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关于什么叫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及其法律表述的问题,农业部正在按照中央的要求,会同相关部门形成意见和报告。

  产权 集体产权将折股量化

  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形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也是中国农村“十三五”期间的一部“重头戏”。

  《经济参考报》记者此前获悉,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关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其重点在于明确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同时,还将分类推进集体资产确权到户以及股份合作制改革,要求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每位集体组织成员身上。

  在目前国务院部署开展的11项农村改革试点中,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是一项重要内容。据了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从25年前就已开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地处改革前沿的珠江三角洲一带,农村社区居民结构日趋复杂,同时集体资产的管理和收益分配矛盾突出,农民群众主动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产权制度改革探索与实践。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也遇到同样的问题,相继进行改革试点。目前,全国范围内约有4.8%的村集体已经进行此类改革。

  据悉,在土地制度改革逐渐深化的同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还将分类推进集体资产确权到户以及股份合作制改革。对于集体经营性资产,将折股量化到组织成员,同时将健全农村集体资金、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集体资源等“三资”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价值在数万亿元的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是农村集体成员的一笔巨大财富,对这笔财产的处置,目前很多地区虽然已经有分红,但采取集体折股量化做法的并不多。这是考虑到在产权交易市场并不完善的现状下,集体成员一旦出现变动,会发生股权纠纷,而折股时也容易因为村干部权力过于集中产生猫腻。但总体来说,折股量化可以更好地解决集体资产盈利后的分配问题,更好地保障农民个人的财政权利。

  价改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渐进推进

  据韩长赋介绍,“十三五”发展方向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继续保证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以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为主要任务,继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完善政策,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农村稳定发展好势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和保障。而具体而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是其中一个重大课题,必须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广开农民就业门路,使农民收入年均增幅继续保持“两个高于”的好势头。

  而对农业经营效益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农产品价格,其形成机制在“十三五期间”也将迎来大改。

  据了解,针对下一步农产品价格改革方向,国家确定将用“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方式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对不同品种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其中,改进并继续执行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按照价补分离的方针,继续实施棉花、大豆两个品种的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生产,调节供求,并完善补贴发放办法;针对目前结余量巨大的玉米,将改革完善其收储政策。

  多年来国内粮价因为受到托市收购和临储收购价的支撑,长期维持高位,进口农产品价格倒挂现象严重。2014年中国决定在部分地区试点施行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而下一步,至少还会有玉米和油菜籽两大品种也将加入到价格市场化改革阵营之中。

  对此,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宋泓表示,前几年我国农产品以收购保护为主,库存增长很快,也带动了国内生产的增长。因为我国一些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国外对进口的限制,也很难通过大量出口的方式消化,累积的库存消化压力已经越来越大,放开农产品价格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过,要协调好保护农民利益与市场顺畅运转有效运行之间的关系。

  • 相关阅读
  • 基础设施领域渐成万亿险资投资新宠国家促险资对接PPP重大项目

    原标题:国家促险资对接PPP重大项目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包括发改委、财政部、保监会在内的多个部门正在积极进行PPP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加速引导、推进保险资金更好地对接国家重大PPP项目。与此同时,已...

    时间:10-15
  • 风电“十三五”将力推四大领域

    原标题:风电“十三五”将力推四大领域   《经济参考报》记者14日从201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获悉,风电“十三五”规划将积极发展四大领域,即不限电地区上不封顶、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简化风电项目的市场准入、...

    时间:10-15
  • 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

    原标题: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第一批...

    时间:10-15
  • 未来中国有四大投资机会

    原标题:未来中国有四大投资机会   中国经济这一轮下滑有明显的周期性因素。中国经济一直出口占比很大,尤其是发达国家是我们主要的出口市场,而自2008年以来,发达国家普遍没有走出危机。更重要的是,导致危机的很...

    时间:10-15
  • 人社部将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小步慢走逐步推迟

    原标题:人社部将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小步慢走 逐步推迟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昨天介绍了“十二五”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称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经中央批准后,人...

    时间:10-15
  • 中国成“第二富裕国”?专家:财与富还需分开看

    原标题:中国成“第二富裕国”?专家:财与富还需分开看   资料图   瑞士信贷银行当地时间13日发布《2015全球财富报告》称,中国家庭财富总值达22.8万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有外媒据此称...

    时间:10-15
  • 人身保险拟设20天犹豫期其间投保人可全额退保

    原标题:人身保险拟设20天犹豫期 其间投保人可全额退保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网站昨日公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即日起至11月14日公开征求民意。其中规定,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人...

    时间:10-15
  • 20家房企三季报预计亏损三四线楼市仍陷高库存困局

    原标题:20家房企三季报预计亏损 三四线楼市仍陷高库存困局   从目前来看,今年房企的三季报情况不容乐观,20家房企预计亏损。   中新网10月15日电(房产频道 陆肖肖)近日,多家房企公布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但多...

    时间:10-15
  • 美联储报告称美国经济保持温和增长加息预期仍延后

    原标题:美联储报告称美国经济保持温和增长 加息预期仍延后   中新社纽约10月14日电 (记者 阮煜琳)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4日发布褐皮书报告指出,从8月中旬至10月初,美国多数地区的经济继续以温和步伐增长,同时消费...

    时间:10-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