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中国成“第二富裕国”?专家:财与富还需分开看

2015-10-15 09:38: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中国成“第二富裕国”?专家:财与富还需分开看

中国成“第二富裕国”?专家:财与富还需分开看

  资料图

  瑞士信贷银行当地时间13日发布《2015全球财富报告》称,中国家庭财富总值达22.8万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有外媒据此称,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富裕国家。对此专家表示,仅依靠这一指标来界定“富裕国家”过于武断,“财”与“富”两个概念要分开来看。

  中国已成“第二富裕国”?

  瑞士信贷银行公布的这份报告显示,中国家庭财富总值达22.8万亿美元,较去年增加1.5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

  报告显示,美国以85.9万亿美元的财富总值稳居世界首位。而受汇率不利走势的影响,日本家庭财富较去年缩水15%,降至19.8万亿美元。报告同时指出,中国人均财富占有量从2000年的5672美元增至现在的22513美元。

  从全球范围来看,报告预计,尽管近年经济增长放缓,全球财富总值仍将继续增长,到2020年将达到345万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38%。

  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富裕国家,报道还指出报告预期,中国的财富总值于2020年前将增至36万亿美元,在全球财富占比10.4%,仍居第二位。届时中国的百万富翁人数达232万名,全球排名第六。

  家庭财富值越居世界第二是否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富裕国家”?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富裕国家的定义要综合多重因素考量,仅依据一个指标来界定有些武断,“财”与“富”二者间有差别,还需分开来看。

  白明介绍称,通常家庭财富值计算囊括了增量和存量两个要素,包括了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家庭财产,但各国测算的标准有所不同。

  “要看到我国的人口基数巨大,虽然家庭财富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我们的人均水平仍然比较低。” 白明强调,对所谓的“富裕国”界定不光是要看收入,同时要考虑到居民享受到的公共服务水平等问题,各个国家体制不同,有些国家民众的可支配收入虽然较低,但是享受的医疗教育等福利较高,幸福指数也较高。

  中国中产阶级数量超美国?

  此次公布的报告还指出,全球中产阶级成年人的数目已由2000年的5.24亿名增至2015年的6.64亿名,相当于成年总人口的14%。

  报告是以美国作为基准国家,当地以拥有5万至50万美元的财富(按2015年年中的价格计算)来界定中产阶级成年人,并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购买力平价值系列,按本地购买力计算,得出其他国家的等值中产财富范围。

  按照测算,中国的中产阶级虽然只占全国成年人口的11%,但按绝对值计算却是全球最多,达1.09亿名,超越美国9200万名的中产阶级成年人。数据还显示,自2000年以来,中国中产阶级的财富大幅增长330%至2015年的7.3万亿美元,占全国财富的32%。

  报告还认为,相较其他转型经济体,中国财富分配不均的状况并不严重,虽然城乡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但中国对于农村土地和城市私有化住房问题相对公平的处理方式也缓解了城乡收入不均的矛盾。

  报告同时注意到,中国富豪的数量近年迅速增长。其中,百万富翁的人数已超过100万人,而个人资产超过5000万美元的超高净值人士多达12万,人数上也仅次于美国。

  白明认为,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近年来迅速增长确实从一方面反映出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但中产阶级人数所占比例仍然远不及美国,是巨大的人口基数导致了绝对值高于美国。

  “中产阶级是投资和消费的主力,未来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减少贫困人口,增加中产阶级的比重。但是这一过程仍是渐进性的。”

  客观看待自身发展状况

  近年来,外界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预测不一。

  早在201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发布数据称,按照购买力平价(PPP)的计算方式,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14年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作者马丁·雅克曾认为,中国以超出几乎所有人预期的速度超越了一座座里程碑——最大出口国、最大制造国等。他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产出很可能将占到全球总产出的三分之一,中国的经济规模很可能将超过欧美经济规模的总和。

  近期,联合国会费委员会也建议,中国2016至2018年的联合国会费大幅增加,分摊比例可能从现在的5.148%上升到7.92%,从第6位上升至第3位,但遭到中方反对。

  “中国的GDP总量位列世界第二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只意味着我们在‘财’上位列第二,而不是‘富’。况且GDP只是反映了每年的增量,我们的存量不高,‘家底’不厚。”

  白明强调,外界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有“唱衰”或“高估”的情况发生,一些衡量和测算的标准是否科学仍有待商榷,中国应当客观看待自身的发展状况,做到“自己心中有底”。(张尼)

  • 相关阅读
  • 基础设施领域渐成万亿险资投资新宠国家促险资对接PPP重大项目

    原标题:国家促险资对接PPP重大项目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包括发改委、财政部、保监会在内的多个部门正在积极进行PPP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加速引导、推进保险资金更好地对接国家重大PPP项目。与此同时,已...

    时间:10-15
  • 农业市场化要素改革蓄势待发涉及土地制度

    原标题:农业市场化要素改革蓄势待发   10月14日,一台土地深松机在吉林省榆树市环城乡万龙村的田间作业。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随着10月1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

    时间:10-15
  • 风电“十三五”将力推四大领域

    原标题:风电“十三五”将力推四大领域   《经济参考报》记者14日从2015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获悉,风电“十三五”规划将积极发展四大领域,即不限电地区上不封顶、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简化风电项目的市场准入、...

    时间:10-15
  • 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

    原标题: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第一批取消62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第一批...

    时间:10-15
  • 未来中国有四大投资机会

    原标题:未来中国有四大投资机会   中国经济这一轮下滑有明显的周期性因素。中国经济一直出口占比很大,尤其是发达国家是我们主要的出口市场,而自2008年以来,发达国家普遍没有走出危机。更重要的是,导致危机的很...

    时间:10-15
  • 人社部将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小步慢走逐步推迟

    原标题:人社部将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小步慢走 逐步推迟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昨天介绍了“十二五”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称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经中央批准后,人...

    时间:10-15
  • 人身保险拟设20天犹豫期其间投保人可全额退保

    原标题:人身保险拟设20天犹豫期 其间投保人可全额退保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网站昨日公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即日起至11月14日公开征求民意。其中规定,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人...

    时间:10-15
  • 20家房企三季报预计亏损三四线楼市仍陷高库存困局

    原标题:20家房企三季报预计亏损 三四线楼市仍陷高库存困局   从目前来看,今年房企的三季报情况不容乐观,20家房企预计亏损。   中新网10月15日电(房产频道 陆肖肖)近日,多家房企公布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但多...

    时间:10-15
  • 美联储报告称美国经济保持温和增长加息预期仍延后

    原标题:美联储报告称美国经济保持温和增长 加息预期仍延后   中新社纽约10月14日电 (记者 阮煜琳)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4日发布褐皮书报告指出,从8月中旬至10月初,美国多数地区的经济继续以温和步伐增长,同时消费...

    时间:10-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