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兵与宋军长合影
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集团军的邀请,2015年11月6日,上海沪臣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邸兵率领京沪苏闵企业代表近30名“传承一纵队精神”学习参访团参访了驻扎于开封的第二十集团军,参访了军史馆等单位,重点观看了军部礼堂“永远的前锋”的军史晚会。
参访团参访军史馆
参访团参访军史馆
在军史馆,参访团通过看实物、听讲解,团员充分领略了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为了美好的事业所作出的丰功伟绩,感受到了革命老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甘于奉献的高尚人格魅力。
参访团参访军史馆
参访团更多的兴致放在军史晚会上。随着昂嘹亮的新四军军歌声响起,晚会开始了。晚会贯穿各种舞蹈、独唱、话剧、小品表演,体现了该军从抗战成立新第四军到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以及和平时代的抗震救灾的立下的丰功伟绩,充分展示了该军“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传统。
陆军第二十军“永远的前锋”主题军史晚会气势恢宏,丰富多彩,振奋人心,像一首瑰丽的军事史诗,带领观众走入老铁马冰河,战争的峥嵘岁月的火焰。
参访团合影
“前锋,前锋,永远的前锋!”
什么是前锋精神?
前锋精神,它就是无坚不摧的刀锋,披荆斩棘;它既是改天换地的坚定信念;是在民族大义面前,“化干戈为玉帛建立统一战线”怀柔精神;是抗日战争的“神兵天降”炸毁日军机场的英勇无畏的;是“向我开炮”血战长津湖的牺牲精神;是陆海空联合作战的“敢为天下先”的。
参访团在军史馆合影
前锋精神,它就是刀枪不入的坚盾,就是血肉长城,站立不倒;也是解放后上海街上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是洪峰肆虐的“人在堤在”的响亮口号;是“汶川地震肉体索桥的一腔柔情,更是军地合作的鱼水情。
但这并不矛盾,前锋精神最终目的是“止戈为武”,战争是为了和平,没有高素质的军队,难以打败敌人,保障和平,为执行这一理念精神,第二十军将其升华为军魂,将历史和前锋精神贯穿始终,自由驰骋。
“无论是在战争与和平建设时期,该军之所以能攻坚破难,战胜困难。主要是因为汇入到无数将士的骨骼、血液里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气概,他们用身体和生命实践着内心汹涌澎湃的英雄主义精神。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持续的,不是偶然的冲动。”上海沪臣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邸兵表示。
参访团合影
邸兵认为,在和平时代,我们企业也非常奇缺这种精神来凝聚力量,组织力量来应对市场竞争,一个优秀的企业需要一套优秀的组织体系,优秀的组织体系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发动运行,它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对于社会个人来说,奋发向上,人生才会有意义,才不会迷失方向,堕落沉沦,走上歪路邪路。
“面对滚滚红尘和浮躁骚动的世道,尽管许多人哀叹当代信仰缺失,不少人沉沦堕落,但英雄情结在军队里从来就没有消失。该场晚会是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榜样,它制造和产生了巨大的正能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持和实践中,让学习参访团增加了无限的精神力量。这一活动激发了参访团各团员的爱国主义的热情,激发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了我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了我们的奉献精神。”邸兵说。
邸兵对学习参访一行深受感触,为表达感激之情,他最后还为集团军薛政委、宋军长进行了赠书留念。
为集团军薛政委赠书留念
为集团军宋军长赠书留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集团军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集团军,198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改编而成,原代号为54631部队,现代号71320部队,隶属济南军区,军部驻地为河南省开封市。前身是在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的闽东独立师。在解放战争中歼敌数量全军第一。
第20集团军的前身是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红军闽东独立师。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新四军第3支队第6团,又先后编入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编为新四军第1师,师长粟裕,政委刘炎。
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国共“重庆谈判”协议,苏浙地区新四军部队于11月北撤山东,其中一部组成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叶飞,政治委员赖传珠,下辖第1旅(原苏浙军区第4纵队)、第2旅(原苏中军区教导第1旅)和第3旅(原苏浙军区第2纵队)。纵队成立后,开赴山东作战,属津浦前线指挥部领导。
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19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各旅分别改为第1、第2和第3师。5月,作为华东野战军主力,参加孟良崮战役。9月,随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与刘邓、陈谢大军共同经略中原。1948年11月参加淮海战役,全歼敌杜聿明兵团。
1949年2月,第1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属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军长刘飞,政委陈时夫,各师分别改为第58、第59和第60师。随后参加渡江战役,解放上海后担任上海警卫任务。战后在江浙地区整训,作为解放台湾的战略预备队。
建国后
朝鲜战争爆发后,第20军于1950年11月在军长兼政委张翼翔率领下入朝参战。在长津湖战斗中,第58师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率领一个排坚守小高岭阵地,顽强阻击敌军的冲击,最后与敌同归于尽,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1952年10月第20军回国,驻防浙江湖州,隶属华东军区。1955年1月,第60师与华东军区海、空军共同参加解放一江山岛战斗,这是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三军协同作战的战斗。同年,改属南京军区。
1967年8月,第20军军部移防杭州,执行“三支两军”任务。1975年7月,第20军与济南军区的第1军对调驻地,移驻河南省开封市。1979年,58师参加了中越战争。
1985年,第20军改编成第20集团军,辖58师、60师和原43军的128师,以及坦克十一师、炮兵旅和高炮旅(59师改编)。1989年,58师和128师至北京参与戒严任务。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第20集团军赴四川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