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分析报告:微信“诱导分享”文章47%涉金钱主题

分析报告:微信“诱导分享”文章47%涉金钱主题

2015-12-15 09:17:00

来源:广州日报

  10万+的谣言是怎样传播开来的?昨日,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推出了新一期《微信“谣言”分析报告》,关注微信朋友圈中的文章“诱导分享”现象。200篇被举报为“诱导分享”的公众号文章中,有47%的文章涉及金钱主题。报告指出,“高阅读+高点赞+高举报”的谣言标题、内容吸引人,诱导分享倾向明显,通常涉及金钱、健康养生、奇闻逸闻等主题。

  名人题材比养生题材更受欢迎

  一篇文章广为传播、被转发分享、为大众所见,本是好事,但为达到此目的而不择手段,采取诱导或者以强制手段逼转发,实为歪门邪道。为此,微信设置“诱导分享举报”功能,中山大学数据传播研究室对此发布了研究报告。

  报告分析了自2015年6月19日至2015年8月23日被举报为“诱导分享”排名前200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进行分析。统计发现,排名前六的“诱导分享”主题是:金钱(94篇)、名人相关(58篇)、社会秩序(36篇)、人身安全(32篇)、奇闻逸闻(21篇)、健康养生(19篇)、政治/政策相关(19篇)。

  这意味着,在这200篇被举报为“诱导分享”的文章中,有高达47%的文章涉及到金钱主题,29%的文章涉及到名人相关主题。

  诱导分享是指以奖励或其他方式,强制或诱导用户将消息分享至朋友圈的行为。以《谁打开,谁发财!》为例,这篇文章以发财为噱头来吸引读者,主要内容是告诉读者只要转发一条荷兰的谚语8次就能得到幸运的降临。同时,文章后半部分强调只要转发文章就能将财神爷带回家,带给亲人朋友。这篇文章充分利用了部分读者迷信的心理特点,带来了高点赞和高转发,进而促使阅读数和点赞数飚至10万以上。

  “诱导分享”类文章是怎么实现永流传的?阅读数、点赞数和举报数反映了它们的传播效果,传播者最期望的应该是高阅读数、高点赞数和低举报数,因为这代表该条谣言传播范围广且相信的人多。

  报告根据文章是否明确出现鼓励或要求读者分享转发的文字,将诱导分享类谣言分为显性诱导分享与隐性诱导分享两类。在此次200条被举报为诱导分享的文章中,有59%为显性诱导分享,另外41%为隐性。显性诱导分享物质诱惑、迷信蛊惑、条件强制、道德捆绑和顺便一提五类。

  逼你转发的“五大武器”

  霸王枪:条件强制

  在所有显性诱导分享类文章中,出现得最多(35.6%)的诱导方式是条件强制,即要求读者必须在分享后才能够阅读全文或获得测试结果。据统计,该类诱导分享文章81.0%都涉及明星名人,显著高于其他类谣言中15.2%的比例。

  迷情丝:道德捆绑

  道德捆绑是指在诱导分享的文字中明示或暗示转发或分享行为是对某种价值观、道德观的支持或反对,例如“不转就不是中国人”、“如果你看了不生气就不用转”等。该类诱导分享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在所有显性诱导分享中占比33.1%。

  勾魂汤:迷信蛊惑

  迷信蛊惑类分为两类,一类是祝福型,即在诱导分享的文字中出现诸如“转发分享的人接下来一个月会有好运”、“转发可保全家平安”之类的让人获得心理安慰的内容;另一类是诅咒型,即诅咒不转发的人将会招致厄运。祝福和诅咒经常同时出现,在所有迷信蛊惑类诱导分享中,它们同时出现的比例为43.8%。

  金钱镖:物质诱惑

  物质诱惑类诱导分享是指文章声称在转发分享后有机会获取某些物质金钱奖励。该类诱导分享文章93.8%都是广告贴,显著高于其他文章中24.5%的广告贴比例此类诱导分享一般号召读者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后截图发给公众号,或者还要加上“集赞”等附带条件。

  打醉拳:顺便一提

  “顺便一提”类诱导分享是指没有用如上四种特别方式诱导,只是在文末或文中写着如“请转发分享给家人朋友”这类的话语。没有强制、没有威胁、也没有利益和道德捆绑,读者是否转发分享不会带来不一样的后果。(记者徐静 实习生曾繁宜)

  • 相关阅读
  • 张五常:中国房价高主因并非地少人多

    人民网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乔雪峰)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14日在2016年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表示,中国房价高企的原因并非地少人多,主要原因除了供需不平衡,还因为购买者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较高,房价高反映了财富的增...

    时间:12-15
  • 北京“顶豪”市场爆发成交额破120亿

      北京商报讯(记者 董家声)被业内称为豪宅元年的2015年即将收官。截至昨日,北京单价在10万元/平方米的顶级豪宅已签约225套,为近五年来成交套数最高的2011年成交套数的8倍。总成交金额也高达120亿元,为历史最...

    时间:12-15
  • 黄有光:人民币并未剧烈贬值中国经济仍高速向上

    人民网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乔雪峰)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黄有光14日在2016年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减速的问题被夸大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依然是良好的。 黄有光认为,所谓中国经济发展的减速往往被...

    时间:12-15
  • 中国获准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中企可与成员国开展项目

    人民网北京12月15日电 (李海霞)12月14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理事会通过接受中国加入该行的决议。在履行国内相关法律程序后,我国将正式成为该行成员。中国将以非借款成员国身份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该行不在中国...

    时间:12-15
  • 楼市投资增速进入“个位数”时代

    据新华社电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已进入“个位数”时代。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为1.3%。事实上,从今年一季度开始,这一数据始终徘徊在“个位数”,甚至还有两个月连续出现负增长。面对这种变化,...

    时间:12-15
  • 31省份11月CPI出炉25省份物价涨幅低于2%

    原标题:31省份11月CPI出炉 25省份物价涨幅低于2%   31省份11月份CPI涨幅。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12省份11月CPI涨幅超过全国水平,但多数地区物...

    时间:12-15
  • 明年1月起老房奴减负20年百万贷款月供可省逾700元

    原标题:明年1月起老房奴减负 20年百万贷款月供可省逾700元   临近年末,大部分银行仍延续此前的优惠政策,基准利率的八八折为主流房贷利率   ■本报记者 毛宇舟   央行今年5次降息,对于“房奴”来说,月供负...

    时间:12-15
  • 春运买票难怎么破?“漂族”计划别样团聚路

    原标题:春运买票难怎么破?“漂族”计划别样团聚路   资料图:11月26日,山西太原火车站售票大厅,工作人员在向旅客发售车票。(记者 武俊杰摄)   春运抢票即将迎来返程票的购买高峰,根据60天的预售期计算,...

    时间:12-15
  • POS机“套码”乱象丛生:吃饭刷出了超市签购单

    原标题:POS机“套码”乱象丛生:吃饭刷出了超市签购单   明明是在饭店吃了顿饭,但POS机出来的签购单显示的却是“某某超市”;明明是在KTV唱歌,签购单上变成了加油站。不少消费者在刷卡消费时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时间:12-15
  • 春节返程票迎抢购高峰热门票“黄牛”刷5天买不到

    原标题:春节返程票迎抢购高峰 热门票“黄牛”刷5天买不到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春运大战再次打响。这场大规模、周期性的人口大迁徙,关乎成千上万返乡客的切身利益。在“一票难求”、“黄牛党”等标签之下,春运几...

    时间:12-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