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计算了一下,中国如果实行指导型计划生育的话,减少的人口是一亿多。由于实行了强制性的计划生育,人口减少了2亿多。问题是减少的这部分人口,一亿多是20到40多岁,是经济主力人口,是消费、创新、创业、就业、投资的主力人口。另外一亿多减少的人口是0-20岁,这是成长性人口,将来要不断地进入劳动年龄的,即将来经济增长最需要的不断进入经济主力人口部分数量也是逐年萎缩的趋势。
也就是说,在国家的强制和市场的力量双重作用下,由于人口增速下降过快和老龄化时间较长、幅度较深,形成中国与其他国家中等收入陷阱不同的、特有的中等收入“人口坑”陷阱。中国已经形成中等收入阶段的人口坑陷阱。由于这个人口坑的存在,中国人口柱图是向下收缩的,老年人越来越多,青年人越来越少。
第一财经:经济主力人口的萎缩必然导致经济的下行,这个结论您有数据支持吗?
周天勇:我们做了细致的数据研究。从1974年到94年的人口增长率,跟1994年到2014年的经济增长率高度相关,从这幅图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我们得出一个规律性的结论,20年前的人口增长率决定20年后的经济增长率。在人口因战争、饥荒、瘟疫、政府干预等波动剧烈的情况下,20年前人口增长是上行的,就推动20年后经济增长上行;反之就推动经济下行。这是个非常重大的发现。
这就是因为人口在20年后进入劳动年龄,其数量的多少直接增加或减少劳动力供给;然后他们开始结婚生子、买房或者租房,扩大消费;还进行创业和创新等等。他们进入经济主力人口。这批人口的数量对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当然,我也非常希望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以数量分析为基础,提出能争论和推翻这一假说有力的学术成果,共同推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在经济发展轨迹方面,思路、方法和描述的经济学上的进展。
第一财经:从过去几十年人口增长的曲线来看,生育政策早就应该调整了。
周天勇:有两个时间点生育政策应该调整,我们都错失了机会。一个是1990年,当时总和生育率降到世代更替水平以下,为2.08左右时。第二个是1997年人口增长率下降到10‰左右, 0-14岁人口的比例下降到26%的警戒线时。1990年停止最好,最晚也不应当超过1997年。但是,遗憾的是,不但没有停止,而且力度越来越大,一直到2014年才稍有松动,2016年才放开二胎,晚了20到28之久。
事实上,2.1替代水平时人口增长速度已经开始下行,因为期间人口增长率不是新生人口的增长,而是总人口的增长,这中间很大因素是寿命提高、死亡率下降造成的增长率提高,其实新生的人口增长率已经很低了。但是我们没有看到这个危机,所以导致情况越来越严重,并且局面已经很难扭转了。
第一财经:按照人口增长率决定20年后经济增长率的结论,您预计下一步经济增长的趋势是怎样的?
周天勇:根据我们的研究,从1994年到2014年的人口增长率,就可以推算出2015年之后的经济增长下行趋势,这样看来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太大了。
按照这样一个定理推算,十三五期间从经济增长率会从6.5%降到3.5%,十四五期间降到2%,十四五之后是百分之一点几的增长率。很多人还没有感受到这个危险。
由于经济主力人口的萎缩,以及老年化,不仅劳动力的减少使劳动成本上升,也因养老费用的增加,使产品的养老成本也上升,给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带来巨大的束缚和压力。中国经济现在陷入两难之中,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降低利率,建设工厂,会导致更加过剩。可以说刺激需求侧的政策因人口相对萎缩的总需求收缩问题而使效果很难发挥。就像日本经济学者对安倍经济政策的评论,你可以印出钞票,但你印不出花钞票的人。现在中国强调供给侧改革,会有用处,比如减少税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改革教育、医疗、旅游等体制,使服务贸易在出口中的竞争力,提高居民消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