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重庆细则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符合信贷条件的前提下,对中小套型住房套数达到项目开发建设总套数70%以上的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优先支持开发贷款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细则陆续“靴子落地”,加上此前已提前消化不少购房需求,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市场将明显“遇冷”,房价涨势也会被遏制。与此同时,要警惕市场“利空出尽便是利好”的预期,从严执行调控政策,防止市场出现反弹。
■ 解读
“政策总体呈现从严基调”
据新华社电 昨日,地方版楼市调控细则陆续公布。记者第一时间连线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点评这些政策,普遍认为这些政策总体呈现从严基调。
表现一,一些城市限购范围扩大。如“广东版”调控政策出台后,原本只是主城区限购的珠海、佛山如今要求覆盖全部行政区域。
北京对本市户籍单身人士购房做出规定,未拥有住房的,限购1套住房;对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暂停在本市向其出售住房。对于备受社会关注的个人住房转让所得税征收问题,北京第一个出台细则,对商品房、自建住房、经济适用房和已购公有住房的房屋原值给出了具体计算细则。
表现二,房价控制目标收紧。一些城市明确统计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扣除保障房因素;一些城市提出房价涨幅不高于或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幅。如重庆要求“主城区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增幅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幅。”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表示:“这意味着要扣除CPI,也就是物价上涨因素,因此更严格。”
表现三,一些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步伐加快。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说:“广东对住房信息系统联网提出时间表,要求今年年底前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完成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这是值得肯定的举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卫民说:“从目前各地出台的细则来看,无论是更严格的限购政策或限购标准或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信贷税收政策,都体现出‘从严’是这次各地调控的基调。”
■ 追踪
北京出细则市场遇冷
据新华社电 “估计市场要冷清一阵子了。”31日,北京公益西桥附近一家“链家地产”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记者采访发现,随着北京、上海“国五条”细则的出台,两地楼市又出现了冷清和观望的气氛。
这家“链家地产”门店的杨姓工作人员说,现在客户的观望情绪明显浓厚了,客户非常少,偶有看房也是之前的老客户,大多都是为了解行情,并不急于买房。
“附近的房子大多不满五年,按照差额20%计算,要缴纳的个税额很高。不少想换房的客户都只能先看看,等住满5年再说。”这位工作人员说,大多数“刚需”还是愿意购买配套相对成熟的二手房,因为新房多数较远,上班族整天来回奔波太累。二手房市场的风吹草动,都会牵动人们的敏感神经。
北京多家中介人员表示,新政落地前几天,客户就开始少了。3月初咨询的人较多,现在大家渐渐“吃透”政策,新政落地后没有多少人来咨询。
北京积水潭桥附近“链家地产”门店工作人员陈女士说,在近一个月内,客源已经大量被消化掉。调控细则出来后,客户大量减少,以附近小区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子为例,不久前的挂牌价是300万,现在有业主才报价270万,价格相差不少。“现在出手买房的议价空间肯定要比政策落地前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