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商南县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主题,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转方式,优结构,提质量,惠民生,促和谐,全县呈现“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城乡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均衡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改革活力全面激发”的生动局面 ,实现了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个翻番”。先后荣获金丝峡5A级景区、全国科技进步县、平安建设先进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中国名茶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省级文明县城、省级教育强县、省级“双高双普”县、省级旅游示范县、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省级双拥模范县、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县、招商引资先进县、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先进县、信访“三无”县等中省荣誉100多项。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预计到201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73.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5倍,年均增长13.2%;人均GDP达到30985元,是“十一五”末的2.3倍;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4.7亿元、3.52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倍、2.5倍,年均分别增长14.7%、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预计累计完成29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47倍,年均增长3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50元,年均分别增长13.5%和17.5%,分别是2010年的1.88倍和2.24倍。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茶叶、油茶、生猪三大主导产业和梅花鹿、散养土鸡、油用牡丹三大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初显成效。现代材料、绿色食品、轻工电子、清洁能源和装备制造五大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县工业园区和硅科技产业园均被纳入省级重点工业集中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户。大力发展“全域旅游”,金丝峡景区跻身国家地质公园和5A级景区行列,闯王寨等精品景区和后湾等美丽乡村快速推进,五年旅游综合收入超百亿;城乡市场日益繁荣,限上商贸企业达21家,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2015年,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2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亿元,分别为“十一五”末的1.6倍、5.57倍、1.9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