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街乡村客栈
在与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相结合上,柞水朱家湾村依托国家4A景区牛背梁,石瓮村依托国家4A景区柞水溶洞,山阳前店子依托漫川古镇和4A景区天竺山,镇安云镇依托省级文化旅游名镇,丹凤竹林关村依托国家5A景区金丝峡和3A景区桃花谷,洛南巡检镇依托国家3A景区老君山,江山村依托即将开发的江山风景区,商南后湾村依托即将建成的“三线迂回”乡村旅游产业带,使美丽乡村与旅游开发相互支撑、相得益彰。

宽阔整洁的巡检街道

漂亮的龙头湾移民新村

石坡镇龙头湾美景
将美丽乡村作为景区的一部分打造,既能完善丰富景区旅游项目、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又能以大景区开发为带动,将沿途村庄纳入景区同步开发,通过招商引资打造旅游景点和园区,促进乡村游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八大件”,不断培育新兴业态,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群众致富互促共进。各示范村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推动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个体经营。据统计,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共创造各种就业岗位一万多个,各示范村80%以上的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修建中的美食一条街
以机制增活力 用整合破难题
我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调结构、促投资、稳增长、惠民生的重中之重来抓,探索建立了财政投入、项目整合、招商引资、金融支持、社会帮扶、农民自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促进涉农项目整合,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使美丽乡村迅速成为各方投资的新洼地,有效破解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难题。

花锦园高端民宿胖的休闲设施
市财政每年设立100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最大限度激发县区美丽乡村建设热情;市级有关部门强力整合新农村建设、“双包双促”精准扶贫、陕南移民搬迁、棚户区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资金13.7亿元,集中向16个美丽乡村投放;全市发改、财政、交通、农业、林业、水务、住建、扶贫、旅游等部门积极策划产业项目,争取中省资金,全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柞水县策划包装了花锦园新型农业综合体等20多个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引进了佬林终南山居、群浩山庄等总投资过百亿元的产业类项目;石瓮村整合各类资金8000多万元,实施了商业街改造、天书山寨开发等3大类14个项目;山阳县累计招商引资6.6亿元,落实财政资金3.2亿元,用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截止今年11月,全市1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重点村共完成投资43.75亿,其中社会投资超投资总额的65%,投资结构更趋合理,效果更加明显,发展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