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广新和他的面花艺术
10月10日,走进张广新的丹凤面花工作室,展品架上造型新颖的《龙凤呈祥》《孔雀开屏》,形象逼真饱满的《寿星花馍》《福禄寿喜》,还有他创作的卡通人物和神话故事人物,个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
10月10日,走进张广新的丹凤面花工作室,展品架上造型新颖的《龙凤呈祥》《孔雀开屏》,形象逼真饱满的《寿星花馍》《福禄寿喜》,还有他创作的卡通人物和神话故事人物,个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
从昔日乡邻不解的“独行者”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单日创收18万元的根艺师到新建制香厂的领路人,镇安县青铜关镇丰收村的方启祥,以近40载的坚守与热忱,生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匠人精神。今年8月,方启祥的根雕技艺被正式列入镇安县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份荣誉对他多年的坚守给予了沉甸甸的认可。
在秦岭深处的洛南县景村镇车塬村三组,秋日的阳光洒落在一处没有围墙和大门的宽敞院落。10月9日,82岁的党继生正专注地向54岁的儿子党军华传授手工木雕技艺。刻刀起落,木屑飞扬,父子俩的身影与院落中的工具构成一幅动人的画面,默默讲述着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匠心传承。
尽管曾广海初来商洛不久,对本地群众合唱水平存有顾虑,但团员眼中炽热的光芒让他毅然承诺:“一定要把合唱团带好。”如今,商洛市文化馆群众合唱团已成为市民文化生活中一道固定而亮丽的风景。如今,商洛市文化馆群众合唱团已成为市民文化生活中一道固定而亮丽的风景。
自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以来,洛南县司法局始终将社区矫正工作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以“规范执法、精准矫治、温情帮扶”为主线。5年间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547人,解除矫正566人,再犯罪率控制在0.2%的低位,用法治力量为特殊群体铺就了“重生之路”。
9月11日,在商南县人民法院赵川法庭调解室里,刚签完调解协议的梁某向法官熊际人和法院工作人员竖起拇指。”9月5日,商州区人民法院通过调解快速化解一起服务合同纠纷,让原告张某顺利拿回1300元退款,切实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车里装的不是快递,是乡亲们的信任”,作为商南县过风楼镇联合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身兼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的黄勇,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黄勇推动建立起闭环运作机制:村民线上留言或由小组长代登记需求,往返镇上的党员干部、热心村民主动“接单”,将快递带回村临时存放点,行动不便的老人还能享受村干部送货上门服务。
自2013年以来,李光志和“和为贵调解室”其他成员共调解处理各类民事纠纷100多起,成功率达100%。李光志说,“从2020年2月开始,我们成立了‘夕阳红自乐班’,开展送政策、送文化、送科技等活动30多场次,用快板书、三句半等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唱响幸福新生活。”
10月15日,山阳县2025年“源来好创业”暨就业创业服务活动在城关街道丰东新区社区举行。活动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就业服务中心联合主办,设置就业政策宣讲、创业贷款发放、现场招聘等环节,吸引20多家用工单位参与,现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10多人,将就业服务实实在在送到居民家门口。
”10月15日,家住丹凤县龙驹寨街道中街社区上源组的张秀娥老人拉着志愿者的手高兴地说。志愿者将提前备好的热粥、油饼、鸡蛋等营养早餐有序分发给社区老年人。张建林表示,中街社区将持续聚焦老年人需求,开设“银发课堂”,定期开展智能手机使用、防诈骗知识、健康养生等培训;
今年以来,洛南县人大办驻城关街道孙沟村工作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基层一线发现问题、化解矛盾、办好实事、促进发展,通过沉下身子,掌握情况,解决问题,积极担责履职,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群众可支配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指数得到大幅度提高。
金秋十月,漫步在丹凤县武关古城青石板街上,古色古香的民居与熙攘的游客相映成趣。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房屋破败、基础设施落后的小镇。这一华丽转身的背后,是武关镇党委以党建为笔、作风为墨,在乡村振兴画卷上挥洒出的精彩篇章。
“以前总觉得红白事办得热闹才体面,听了志愿者的讲解才明白,真正的心意不在排场大小。”为了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社区组织居民代表、党员召开座谈会,共同商议制定《沙坪社区移风易俗倡议书》,对红白事的宴请规模、随礼标准、办事流程等作出明确规定。
连日来,位于山阳县的陕西和丰阳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工厂化栽培的滑子菇长势喜人,工人正忙着采收。为全面提高木耳大棚种植效益和利用率,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链,桃园村木耳大棚基地采用“轮作种植”模式,把秋冬季闲置的木耳大棚基地二次利用起来,大力种植滑子菇等适生菌种,有效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群众增收,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45万元的稳定收益。
今年以来,柞水县审批局坚持党建引领“帮代办”,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了一支服务意识好、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优的“帮代办”党员服务队,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帮代办”综合服务示范岗,全天候提供咨询和“帮代办”服务工作,为残障人士提供全程代办服务。
商南县“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选聘78名人民调解员,抽调23名行业部门骨干,开设13个常态化服务窗口,推行“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商南县通过“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的建设与运行,不仅有效化解了大量基层矛盾,更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共治共享、数字赋能”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近日,商洛市赴南京市挂职工作组紧抓南京系列展会机遇,积极搭建合作桥梁,成功协助商洛市名特优产品拓展华东市场,推动宁商协作在消费帮扶、产业融合等领域走深走实。
10月20日,丹凤县铁峪铺镇化庙村群众在采摘冬枣。据悉,该村从2021年发展大棚冬枣,目前有6座大棚冬枣已进入产果期,预计今年可采收优质冬枣3000多公斤,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本报通讯员田东摄)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持续巩固提升“职教进园区、工匠进校区”职教品牌,通过政府引导、校企协同、多方联动,推动中职学生实习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自然资源领域突出问题,强化责任担当,集中开展砂石矿山、个人买地建房、秦岭问题、信访问题、不动产登记难等五大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本报讯 (记者 谢 非)10月16日至17日,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南京启幕,50多种柞水特色农产品参展,向全国客商和消费者展现了柞水的物产之美。 本届糖酒会设立“南京市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展示专区”,全面展示协作
本报讯 (通讯员姜 勇 李俊俊)当前正值秋收秋播关键时节,柞水县积极应对前期“秋淋”天气造成的土壤过湿、农机下田难等问题,紧扣“抢农时、保丰收、稳播种”目标,打出“组织+技术+执法+保障”组合拳,精准统筹推进秋收秋
本报讯 (通讯员 杨 莉)近日,在镇安县医院门诊结算窗口前,70多岁的李大爷忘记带社保卡,也没记住子女的手机号,正着急时,工作人员引导他尝试“刷脸结算”。面对专用设备,他只需“露个脸”,短短几秒就完成了身份验证和医保报
本报讯 (记者 肖 莲)10月21日,记者从山阳县市场监管局获悉:近日,陕西丰源钒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5件专利质押,通过中国农业银行山阳县支行获得贷款600万元,成为该县首个“知产”变“资产”融资案例。该笔贷款成功发放有
本报讯 (通讯员 刘卫锋)10月16日,洛南县人社局组织仲裁执法人员深入洛卢高速、中医医院等在建项目现场检查劳动合同签订、工伤保险参保和农民工工资支付“八项制度”落实等情况,全面排除风险隐患,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本报讯 (通讯员 王建荣)近年来,洛南县人社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服务渠道、延伸服务触角,积极推行社保业务“就近办”“网上办”“延伸办”“帮代办”等经办模式,努
本报讯 (通讯员 刘晓丽 韩晓祺)近年来,商南县紧扣全市打造“中国康养之都”目标,依托生态文化资源,推进民宿产业从“单一住宿”向“体验消费”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产业蓬
本报讯 (记者 贾书章)10月21日是原红二十五军政委郑位三诞辰123周年纪念日,为重温革命历史,讲好红色故事,教育和启迪干部群众继承革命传统,当天,商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州区党史研究室、商州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等联
10月16日清晨,村民齐友玲早早出门,走进村里的洛南县麻坪镇聚丰食品加工厂,熟练地换上工作服,开启了一天的“搓麻花”工作。齐友玲和工友赵慧霞等人配合默契,配料、和面、醒面、分块、搓条、拧麻花、二次醒面……
近日,在洛南县保安镇黑潭村,芸瑞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1200多亩五味子迎来了大丰收,当地群众正忙碌地采摘、烘烤五味子。洛南芸瑞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喜盈说。“商南的药膳以‘食养合一’为理念,将商南的道地中药材与本地食材巧妙搭配,形成独特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