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棚听民意 闭环解民忧
“这联络站真管用,咱老百姓说的话有人听,办事效率还这么高!”近日,在镇安县云盖寺镇金钟村,村民刘成军看到损坏的路灯重新亮起来,笑着跟邻居说。
“这联络站真管用,咱老百姓说的话有人听,办事效率还这么高!”近日,在镇安县云盖寺镇金钟村,村民刘成军看到损坏的路灯重新亮起来,笑着跟邻居说。
在全覆盖排查、分类梳理、制定措施的基础上,县政府下发首次登记通知,明确由县住建局负责完成竣工验收与安全评估,县自然资源局开展规划核实,进行土地来源调查、楼面地价更新报县政府确认,县税务局牵头转移登记土地出让金补缴办理,破解了竣工验收难、权属确认难、税费收缴等关键堵点。
当“商州利剑”执行专项行动的号角吹响,商州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迅速集结,以雷霆之势向“执行难”宣战。一系列执行案件初见成效,成为法院干警奔波在执行为民的征途上的生动实践,有力诠释了法律的威严与温度,也让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一纸判决化作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本报讯(记者张英)11月16日,为期两天的2025年陕西省乒协乒乓球交流赛在我市体育运动中心圆满落幕。公开组里,陕西省乒乓球协会二队摘得桂冠,汉中市乒乓球协会二队荣获亚军,咸阳市乒乓球协会二队获得季军。
——商洛日报小记者团走进未来科技馆探秘人工智能新世界本报讯(记者方方)11月15日,商洛日报小记者团走进商洛未来科技馆,开启了一场科技探索之旅。9时许,在科技馆入口处,机器人前台“小七”热情地迎接了大家。
初冬季节,天高云淡,层林尽染。在洛南县洛源镇洛源街社区五组道路施工现场,压路机来回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这条路一直没有硬化,现在眼看着一天天变样,心里别提多暖和了!”村民张大姐站在工地旁,眼里满是期待。
为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11月12日和15日,市商务局组织20余家优质农产品企业,参加2025年农商互联暨乡村振兴产销对接宜昌站、西安站活动。
11月18日,商洛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波出席仪式并揭牌。此次揭牌标志着公司全面迈向综合性投资控股集团发展新阶段。
初冬时节,洛南县城关街道陶岭社区的蔬菜大棚一派丰收盛景,红彤彤的辣椒缀满枝头,碧玉般的包菜圆润饱满,村民手脚麻利地采摘、分拣,装袋,笑意写在脸庞。去年年底,洛南县纪委监委在下沉监督中发现,部分村(社区)设施大棚长期闲置,棚体因年久失修破损渗漏,棚内杂草疯长,原本的“致富棚”沦为“闲置棚”。
11月7日,走进商州区三岔河镇国渔水产养殖示范园,通过展示厅旁智慧管理平台的大屏幕,每条鱼儿的编号和游动轨迹都一目了然。“这里面养的是虹鳟鱼、金鳟鱼和鲟鱼,都属于冷水鱼,选址在三岔河主要看重这里的好山好水好气候。”
本报讯(通讯员刘娜)11月13日,陕西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印发《2025年数字陕西建设典型案例集》,由商洛市气象局牵头申报的“创新构建气候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平台助力商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功入选,成为“数字生态文明”领域的优秀代表案例。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药品生产关键环节与风险点,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通过“强责任、查风险、优服务、提能力”四措并举,全面加强药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
本报讯 (通讯员 金 阳)为加快推进水利设施灾后重建工作进度,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安全,汛期以来,商州区水利局成立3个专项督导组,对全区18个镇(街道)水利设施灾后重建工作开展全方位督查指导,以精准举措推动重建任务落地见效。
“我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对本地的招聘信息不了解,驿站工作人员推荐我当销售员,试了一天就顺利入职,有了稳定收入。”11月17日,商州区杨峪河镇楚山社区居民屈亚倩谈起家门口的就业服务驿站,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在商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 兀 琦)今年以来,商南县紧扣“精准、高效、暖心”核心目标,以机制创新为突破、以科技赋能为支撑、以基层服务为抓手,通过筑牢动态管理“基础网”、织密监测预警“防护网”、畅通快速响应“效能网
本报讯 (通讯员 樊利仁 王慧霞)11月13日,笔者从丹凤县委文明办获悉,今年以来,丹凤县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持续抓好先进典型培育,不断引领文明新风尚,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丹凤县聚焦群众精神文明
本报讯 (通讯员 李 行 田光明)今年以来,商南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聚焦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灭火、应急处突等重点领域,系统施策、精准发力,持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商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 兀 琦)今年以来,商南县提升依法办事“准度”,拓宽用法纾困“广度”,加大靠法解纷“力度”,全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着力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商南县
本报讯 (通讯员 张小华 李柯函)今年9月份,十九届山阳县委第九轮巡察工作启动,县委第三巡察组进驻山阳中学,在实地走访和电话了解过程中,数位学生家长提到“毕业生饭卡”的事引起了巡察组工作人员的注意。巡察组当即将该
本报讯 (通讯员 夏泽梅 童和平)今年以来,镇安县农业农村局、县农技中心聚焦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以精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突破口,通过加强政策、资金、技术集成支持,助力各类主体“轻装快行”,为全县粮食安全奠
——石头画达人张媛的逐梦人生 张媛的石头画栩栩如生,备受各地顾客青睐。 本报记者 谢 非 “你看这块鹅卵石,天然的纹路像山间云雾,我添上几只觅食的麻雀,就有了‘林间寻趣’的意
11月16日晚,冬雪悄然降临商洛大地,为这座秦岭脚下的城市披上素白盛装。17日清晨,推开窗棂,清冽的寒风裹挟着雪后的清新扑面而来,整座城市在一夜之间换了面貌,一幅壮阔的冬日长卷徐徐展开。
11月12日,洛南县保安镇西坝村迎来了难得的晴好天气。时光荏苒,如今,李长满的儿子李念平成为当地中学的一名教师,女儿李惠利则在县城经营着一家眼镜店,兄妹俩的人生轨迹,似乎已经远离了父亲那满是面粉的院子。
万寿村党支部组建中蜂产业党小组,采用“支委领办党员引领技术培训”的创新模式,精心选育蜜蜂养殖专业技术人才。为了让中蜂产业实现质的飞跃,万寿村党支部深知技术的重要性,坚持“内外联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此外,万寿村党支部以“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为抓手,成功吸引回龙籍在外创业能人游鹏返乡,引入秦脉家园苏陕协作建设项目,为产业发展注入外部动能。
如今的宽坪社区,沿线道路平整宽阔,路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全面升级;社区居民霍铁军的话,道出了基础设施升级带来的民生福祉。“我们将持续擦亮‘红’的底色,释放‘绿’的潜能,深化农文旅融合,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让特色产业成为富民强村支柱,让宽坪社区成为秦岭山水乡村建设的亮丽名片。”
11月6日,在丹凤县铁峪铺镇桃花村,阳光洒满田野,红薯种植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桃花村党支部书记刘书亮手里捧着刚挖出来的红薯,脸上满是喜悦。桃花村以沙壤土为主,土层深厚、透水性强,本就具备种植红薯的天然优势。
传明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天麻切片加工厂内,工人正在晾晒天麻。11月6日,来自河北保定的客商张占杰,在商南县传明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天麻切片加工厂内,一边查看饮片品质一边笑着说。传明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祝传明难掩喜悦,“新设备能实现清洗、分拣、蒸煮全流程自动化,效率能提升不少,下周就可以运回来安装调试了。”
今年4月,麻坪街村的包扶单位浦发银行西安分行投入帮扶资金186万元,将麻坪街村闲置五六年的河滩荒地,改造为占地10亩的生态共享菜园。目前,浦发银行职工认领57块,其余由县镇干部职工踊跃认领,形成“田园合伙人”共建模式。
丹凤县峦庄镇天麻产业园俯瞰图。丹凤县以峦庄镇为核心,建成规模化天麻产业园,规划“两中心、两车间、两基地、五区”的完整功能布局,实现从菌种研发到产品销售的全流程覆盖。据了解,2025年,丹凤全县天麻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鲜天麻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亿元,带动130多家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2万多户农户在天麻产业中获益。
11月14日早上8时,洛南县灵口镇宽坪村的护林员罗军锋拿起镰刀,背上水壶,开始了一天的巡山工作。2019年,罗军锋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会,在村干部的动员下,成为一名护林员,守着20多亩烤烟和每月670元工资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