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情的斗争
西山中队管辖有两个执勤点,除了陕鄂执勤点,就是闫村执勤点。龙军是闫村执勤点的民警。他是一个言少的人,说起自己的工作,只是用“习惯了”3个字简单的概括了一下。在后来聊天时,他说了这样一件事。前不久,他在执勤时发现,高速路上有一辆大巴车正在倒车,极其危险,他立即上前制止。这是一辆旅游大巴,刚刚驶过山阳服务区100多米远,因车内乘客想要上厕所,司机将车沿高速路倒车,按照处罚规定,驾驶员要被处以200元罚款、记12分的处罚。司机是一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他一听要对自己进行这样的处罚,一下子慌了,因为这就意味着他将失去自己的工作。“我没想到的是,司机一下子跪倒在我的面前,这让我的心也跟着震了一下。”龙军说,“当时因想要上厕所要求司机倒车的老太太也在一旁求情,她一直说着是自己的错,还有其他乘客也都帮着劝说。”作为一个普通人,龙军当时很纠结,最后,他还是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作为一个执法人,经常要面临这种人情与法的斗争,但作为一个普通人,常常于心不忍,这也成了工作中难处理的事。”龙军说。
守望高速
雨下得越来越大了,敲打在窗户上的声音越来越响。走到宿舍楼道旁,那尽头的窗户里突然渗进来一股风,冷不丁地让彭亮打了一个寒颤。“还没到冬天,都已经这么冷了。”民警彭亮心想。他下了楼,和往常一样与同事上路执勤。前面一辆车停在了应急车道,彭亮赶紧提醒,劝其立即驶走。一名司机的车突然爆胎了,司机又不会换轮胎,彭亮不顾风雨帮助其换上了新轮胎……他的工作就是这样,24小时上路执勤、巡查。“作为一名交通警察,经常处理交通事故,那些交通事故通常就是司机一瞬间的闪失。所以每次都会给司机提醒,给身边人提醒,驾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有任何疏忽的行为。”彭亮说。对于像彭亮这样一群民警而言,除过自己的主要工作职责外,帮司机朋友换轮胎是家常便饭,给问题车辆搞维修是家常便饭,给驾驶员帮忙送油也是家常便饭。因为在群众眼里,他们是警察,他们是万能的。有一次,彭亮接到报警电话,一个女士称他的丈夫正在高速路上开车,突发肾结石,被送往医院,而她和孩子现在还在车上,她希望交警能帮忙开车送她们去县城。彭亮去送了这名群众,事后,自己坐了班车回单位。
每年的秋末,陕鄂执勤点的民警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北方的蜂农要去南方赶花季,每次路过收费站时,一做停留,就有很多蜂飞出来,停在漫川关收费站附近。而陕鄂执勤点的交警身穿的是黄色反光背心,极易招蜜蜂,他们每年都要承受被蜂蛰的痛苦。“今年一共被蛰了6次。”周辉说。前一段时间,因为他又一次被蜂蛰,状况非常严重,脸部全部肿大变形,队里就批了假让他回家休息两天。见自己的妈妈时,他的母亲竟然没有认出他。“眼睛、鼻子、嘴唇全部变形,看了就让人心疼。”西山中队副中队长陈伟说。
守护陕西南大门
西山中队陕鄂执勤点,位于陕西南部与湖北省郧西县相邻,长期肩负着进出陕西省境内的危化品、客运车辆的安全检查登记和辖区道路的各项交通安全管理日常工作以及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同时要协助相关兄弟单位开展反恐处突、抓捕嫌疑人、查出非法营运等工作,被誉为陕西的“南大门”。因为责任重大,人员有限,又是24小时勤务,这里的民警就特别忙。特别是在安装稽查布控预警系统以后,一段时间内检查的违法车辆多,民警连吃饭都没有时间。“有一次,我去执勤点取资料,一个同事正认真盯着电脑查看过往车辆情况,另一个同事忙了一天了刚刚被换下来吃饭。吃了没几口,系统上就显示有违法车辆通过,正在吃饭的同事立即搁下筷子,骑着摩托车奔了出去,待处理完之后刚回来还没坐定,又有一个违规遮挡号牌的车辆通过,他再一次骑着摩托车去处理了,一碗饭最后吃了两个小时。”惠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