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是1976年在非洲国家发现的一种急性出血热传染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去年11月以来,在西非几内亚等国家发现病例,并迅速转变为大规模的暴发和流行,美国、西班牙、古巴、印度等国家相继出现输入。截止11月29日,全球有10个国家出现疫情,累计感染16203人,死亡6943人。我国虽无埃博拉病例发生,也无我国公民在外感染的报道,但我国与西非的贸易和建设合作广泛,人员来往频繁,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发生后,大量人员归国,以及大批援非医护人员的派出,疫情发生的风险增高,防控形势严峻。为积极应对,及时有效处置可能出现的埃博拉疫情,商洛市卫生计划生育局组织开展了商洛市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应急演练。
演练于2014年12月1日上午10时准时开始,演练现场位于商洛市疾控中心院内。共设置了病人家、市中心医院隔离病房、市卫生计划生育局会议室、市疾控中心、宾馆等场景。
演练现场,假设我市赴西非疫区务工人员刘明从西非回到商洛,在居家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头痛、腹痛等症状,市疾控中心确定刘明为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接到报告后市政府决定启动三级应急响应。商洛市120急救中心接到市卫计局疫情通知后,立即安排急救人员着三级防护服,乘负压急救车,赶往患者家中,对疑似病人进行确认、戴口罩、手套和鞋套,将病人转运至设在我院的隔离病房,病例交接后,消毒人员对转运病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消毒。疑似病人进入病房后,换隔离服,将随身物品放于生物安全袋分类处置。在隔离病房,医生对疑似病人查体,填写送样记录,护士完成病人血样采集,并转送给疾控中心流调人员。每完成一项操作,必须进行手部消毒,换清洁手套。
疾控人员通过隔离窗利用对讲系统对病人进行流调,消毒人员对病人家庭进行终末消毒。4名与病人密切接触人员被集中医学观察。为了尽快平息群众的恐慌心理,市卫计局组织志愿者开展埃博拉出血热知识宣传,公布咨询电话,召开媒体见面会,发布疫情信息。经过我院的精心治疗,“患者”刘明痊愈出院,4名密切接触者经过21天医学观察无异常,经市政府批准,终止三级应急响应。
本次演练采取现场实战模拟的方式,分别演练了一级、二级、三级防护服穿脱演示、西非疫区归国人员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疫情发现与报告、病例处置及样本采集、终末消毒、密切接触者追踪及医学观察、舆情监测与应对、应急响应终止等预设场景。
我院在本次演练过程中,具体负责病人的转运、医疗救治、医院感染控制、采样检测,配合流调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并在演练现场展示了二级、三级防护用品穿着与脱装表演。医教部、感染管理科、急救中心等部门具体承担演练任务。医院感染管理科主要负责计划筹备医用防护物资,完善防护演练脚本,训练防护用品穿脱,评估消毒效果,指导卫生手消毒方法等工作。
本次演练活动提高了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强化了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作为商洛市埃博拉出血热定点收治医院,我们将以演练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管理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使用医用防护用品,确保医务人员在诊疗、处置传染病人和疑似病人过程中避免受到职业危害,严防医院内交叉感染发生和传染病疫情蔓延。
院感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