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秦岭美丽乡村  »  乡村美景

秦岭小江南水韵竹林关

秦岭小江南水韵竹林关

2015-11-24 08:54:11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今年,丹凤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市上美丽乡村建设部署,制定下发了《丹凤县创建美丽乡村实施方案》和《丹凤县关于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抓产业转型提升和富民增收为核心,让更多的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创业就业。”把全县155个村分为4个精品村、20个特色村和131个宜居村三种类型,实施串珠式布局、组团式发展。地处丹凤、商南、山阳三县毗邻地带的竹林关镇,素有秦岭山中“小江南”之美誉,也是生态、城建、旅游、商贸等综合效应的集中体验地,县委、县政府决定今年重点打造竹林关美丽乡村样板点。年初,丹凤县委书记郑晓燕在会上强调:“要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改善民居环境,更要发展主导产业,开发旅游产品,彰显特色文化,不断提升美丽乡村的内涵和品位。”为该县打造美丽乡村提供了一个总思路。
  该县通过点上打造带动全域旅游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农贸集镇向特色旅游乡村集群发展,按照遵循乡土特点、节约建设成本、保留乡村趣味要求,坚持与新型城镇、移民新区、旅游景区等融合共建,突出基础设施、民居环境、业态发展、社会管理四大重点,科学规划抓引领,挖掘文化聚灵魂,优化生态凸特色,健全机制促落实,扎实推进竹林关村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着力打造“商贸古镇、修竹碧水、万亩花海、靓丽家园”特征鲜明的“北国江南”景象,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发展和乡村休闲旅游提档晋位。县上聘请了浙江远见旅游集团设计团队常驻竹林关村现场搞规划设计,并打破了规划设计与施工的界限,设计公司既出规划图纸又当技术总监,全程参与施工,将设计公司、施工单位、包扶部门实行捆绑式共同担责,确保建设质量和进度,避免了过去设计与施工两张皮的现象。
  一幅饱蘸时代气息的美丽画卷又一次在这里徐徐展开。
  齐心协力打造特色
  “竹林关”,当你听到这个名字,可能就会联想到大片的竹子。是的,车一驶出高速,就可看到公路两边大片的竹林,令人心旷神怡。来到竹林关门户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竹林关关门,由竹林加徽派建筑构成,门不封顶,取开门迎客之意,也是体现竹林关厚重底蕴的标志性建筑。当然,除过竹林之外,眼前还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丹江景观桥,也是竹林关的迎宾通道,采用竹灯、竹子、竹栏、花卉等对横跨丹江的两座大桥连接装饰,与整个竹林关区域建设风格浑然一体。脚步只踏入到这里,你就会被竹林关深深吸引,更不用说后面的景致了。美丽的桃花仙子雕塑,宽阔的美丽乡村主干道,自行车零件组成的雕塑群,记载竹林关历史的文化墙,设有景观的打柴廊道,明清建筑风格的特色民居……看不完的景,恋恋不舍的脚步,定会将你长久地留在这里。
  当然,竹子是竹林关的一大特色,除此之外,到了竹林关还能感受的是这里的“水韵”。一排排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特色民居中央,是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溪水清澈,鱼儿畅游,还有风车、小桥、茅草房等景观陪衬,如今这里被称为“水街”,可供游人观赏,品味。若是你想要去水中游玩,那么丹江景观桥横跨的那条河便是最好的去处。丹江景观桥南头连接的是新建的3500米生态河堤、游船码头和亲水平台,供你好好地感受水的美妙。后期这里还将建设五级橡皮坝,形成55万平方米的开阔水域,配套建设水上景点,开发水域旅游,着力打造百艇连樯的壮丽景象。
  未来,为了配合竹林关美丽乡村建设,竹林关镇还将在竹林关村南部的洞底、洲河北、张塬、王塬、雷家洞等村大规模栽植油菜,倾力打造万亩花海;在桃花谷栽植桃树、樱桃、葡萄133公顷,以侧柏、龙柏、竹子、女贞、红叶石楠、紫穗槐、红叶李、樱花和紫薇为主的生态林360公顷,绿树成荫,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 相关阅读
  • “加减乘除”建好商南美丽乡村

      本报讯 (孙传卿 樊振锋)商南县围绕全域旅游目标,以“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忆得起童年”为主题,采用“加减乘除”法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截至目前,全县接待游客510.9万人...

    时间:11-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