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湾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启动后,包抓领导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黄思光先后多次深入清油河镇后湾村美丽乡村建设现场调研,实地了解建设规划、施工情况、存在问题等,听取了设计单位关于后湾村总体发展提升规划,要求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风格,不断提升乡村内涵元素,创建自己的品牌。商南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第一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后湾美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数十次到后湾村仔细踏堪、反复研究,并组织相关部门、清油河镇主要负责人前往浙江、江苏等地学习考察,围绕“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发展目标,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建设理念,以“生态宜居、休闲养生”为主题定位,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单位到后湾村实地勘察,掌握山水资源、摸准风土人情,按照“特色更特、亮点更亮”的思路编制了《后湾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提升规划》。《规划》围绕旅游综合服务区、民宿体验功能区、村庄产业区、历史人文区、山地体验区、水上娱乐区、河道景观区、农业休闲区和旅游商贸区九片区设计,致力将后湾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旅游慢生活区,打造成省市知名的美丽乡村。
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后湾村不仅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也十分浓厚。相传清油河因大宋开国元勋郑子明在此打油而得名,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和“三打陶三春”的故事便发生在此。相传清油河在“五代”以前,原名叫“柳林河”,因十里柳林而得名。五代后期,宋朝开国元勋郑子明曾在此住,时以打油为生,榨出的油清亮如水,香飘万里,远近闻名,故此改名为“清油河”。他在这里与赵匡胤相遇并结拜为兄弟,又和陶三春不打不成交而定下了终身,现如今只能看到郑子明打油的“油槽”和“压油石”。
李自成带18骑进入商洛山中,休养生息,集结义军,整军经武,操练兵马,以谋东山再起。在此期间,与后湾村李氏“蛮”人三兄弟结拜,传其武艺。如今大多数李氏后人集中在后湾村的四个村民小组,在当地也算是名门望族。采访当日,李氏后人李富林跟我们讲了明末时期李氏三兄弟的英勇战绩。闯王进京推翻明王朝登基之后为其封官,遭李蛮人婉拒,解甲归田。之后便留下了李氏三兄弟扶持闯王打天下的传说。至今,李氏“蛮”人三兄弟的坟墓尚完整无损。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后湾美丽乡村,李氏后人对李氏祠堂“三纪堂”重新进行了规划设计,进一步提升完善李氏宗祠的旅游观赏功能。
破茧成蝶的蜕变
后湾村美丽乡村建设搭上了全市建设美丽乡村这辆快车,寂静的小山村,被高涨的热情点燃,角角落落都跟着沸腾起来。经过自上而下的不懈努力,后湾村的3.1公里水泥路已经进行整修和“白改黑”改造,新修自行车绿道3.3公里并配备了智能自行车服务站点;采用提升改造、拆旧建新、集中移民等多种模式共改造民居57户;电网改造中用电入户、手机4G信号全覆盖;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生态停车场、观景台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乡村旅游综合服务承载能力有了极大提升。同时,新配置6个垃圾集装箱,修建3座标准化水冲式旅游公厕,河道治理460米,河道池塘清淤2500多立方米,规划设计两座人工湿地公园;新安装太阳能景观灯301盏,实现村内主干道太阳能路灯全覆盖;在村内空地栽植各类绿化苗木18万余株,乡村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记者看到,一个个农家小院姹紫嫣红,错落有致,村民利用自家院落开办农家乐,开发的特色农家菜系,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好评。建设中的200亩农业采摘园有序分布,山水田园风光让前来观赏的游客如痴如醉。村上成立旅游服务公司,积极申请后湾地域商标和后湾土特产系列产品商标,重点开发白茶、苞谷酒、菜籽油、料姜石、土蜂蜜等特色农产品,提升旅游产业综合效益,增加村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