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精神文明的支撑,建成文化活动广场、农家书屋、广播室,配备了书籍、音响,也丰富了村民闲暇之余的精神生活。村支书李富林介绍:“为了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我们坚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每年评选表彰一次‘好公婆’‘好儿媳’‘好家庭’等‘十个一’活动,培养村民的文明行为习惯,培育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的纯朴民风。”
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建设,目前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景区已见雏形。天然浴场、特色民居、亭台楼阁、流泉叠瀑等悄悄地铺展在田园风光的画卷里,吸引着八方游客蜂拥而至。应运而生的生态种植、姜料石理疗、农家乐、民俗体验等经营,正在悄然改变着后湾人的生活。
后湾村的新希望
后湾村总面积13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460户1600人,境内交通便利,生态优美。搭上美丽乡村建设的快车,后湾村面貌日新月异,旅游产业日渐成熟,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嗅到了家乡的商机,纷纷返乡办起了农家乐、农家旅馆及周边产业,乡村旅游已成为后湾村返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和金钥匙。
“美丽乡村创建得到实惠最大的就是我们。”家住后湾村七组的程继朝在向记者介绍家乡的变化时,喜孜孜地说,以前住的是破旧的老房子,村里都是泥土路,村民也只能外出打工谋生活。现在好了,他们一家三口的四亩多地,刚土地流转金一年就3000多块,他平日里还能去流转地里打工干活,挣点劳务费,稍微算下账都知道比种地强多啦。
在后湾山下的一处农家乐,40岁的何琴凭借一双勤劳的双手给前来的游客献上一盘盘纯天然美食。谈及家庭收入时,何琴和儿子梁琪露出了甜甜的微笑,说应该感谢党的好政策,现在家家户户在政府的扶持下自己开门做生意,不但照顾了家里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腰包鼓起来了,精神生活更要丰富,在后湾村的文化广场,每天晚上都有村民聚集在一起跳广场舞。“以前我跟老公两个人跑运输,虽说一年能挣五六万元,但是总觉得是在给别人打工,如今家乡风景好了,游客多了,开办农家乐生意红火,同样我们的饭菜也要有特色,好吃又卫生,这样也才留得住远道而来的客人。”何琴说,每天过了饭点不忙的时候,她都和姐妹们去文化广场跳舞,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愉悦心情。经过几个月的苦心经营,何琴的“七碟八碗”特色农家菜系,得到了广大游客的赞誉,为她赢得了不少回头客。
毛毛虫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最终蜕变成美丽的蝴蝶,后湾人民也在不断的努力,辛勤的劳作,他们期待着用勤劳的双手实现村子的完美蜕变。现如今,已有一些西安的企业老板和游人慕名来访,并有想在这古乡古韵的美丽乡村定居落户的意愿。美丽的后湾,不仅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大亮点,也是商于古道的节点式景点,它将如一株娇艳的花朵绽放在商南县清油河畔,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远远近近的游客,带活了村域经济,引着村民奔小康,也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