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直部门 » 精彩瞬间 |
总结经验教训 强化规范管理 |
镇安全面做好社会救助工作 |
http://www.slrbs.com 2015-12-25 09:03:30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
|
加强动态管理,搞好城市低保复查。今年3月份,根据《商洛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管理实施细则》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镇安县城市低保复查实施方案》,成立了城市低保复查工作组,联合各镇(办),从3月20日开始,利用4个月的时间,按照家庭人口、家庭收入、家庭财产三个要件,对在册城市低保对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回头望”,复查工作做到社区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复查面达到100%。共取消了198户668人的保障资格,对82户家庭成员死亡或户口转移的,降低了低保补助标准,对97户家庭成员有增加或家庭收入低的,提高了保障金。通过复查,做到了保障对象有进有出、保障标准有升有降。
加大管理力度,提高五保工作水平。一是严格执行五保供养标准,将集中供养人员生活补助由5000元提高到了6000元,分散五保人员生活补助由4760元提高到了5500元;二是加强敬老院建设,新建设了木王、米粮、铁厂、关坪河4个敬老院,并投入了运营;三是加强敬老院管理。7月份,民政局成立5个检查组,对全县15个敬老院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检查,针对所发现问题,向当地镇人民政府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8月份又下发了《关于加强五保对象汛期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制定出台了《镇安县敬老院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试行)》,下拨农村敬老院修缮资金46万元,主要用于敬老院安全设施建设。同时,我们计划在4季度,利用3个月的时间,对全县五保对象进行一次全面复查,逐户登记审核、建档立卡,做到“应保尽保”。
通过一年多坚持不懈的努力,该县的社会救助工作实现了“四个转变”,即在管理方式上,实现了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转变;在救助对象确定上,实现了从群体化到精准化的转变;在救助程序上,实现了从简单化到规范化的转变;在救助资金发放上,实现了从单一化到社会化的转变。总结经验,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措施:
领导重视是关键。社会救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领导重视了、关心了,才能组织、协调、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形成合力,从而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该县在农村低保整治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抽调县级部门130多人组成19个工作队,深入村组帮助搞好整治工作;废除了“产业保”“项目保”的会议纪要和决定;将12名退伍军人安置到镇民政办,充实了基层工作力量;按政策规定如数安排了低保资金和工作经费。由于领导重视,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政策宣传是前提。过去,由于政策宣传没到位,部分群众、甚至干部对城乡低保保障条件、申请审核程序,一知半解,错误认为低保金是福利,人人都可以享受,不要白不要,更有甚者因不符合低保条件,被取消低保资格的群众,一时不理解,到县政府、民政局上访、闹事。对此,在城乡低保整治中,该县做到宣传先行,一方面发挥新闻媒体、政府网站的舆论引导作用,着力宣传国务院45号文件和《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省政府42号文件精神,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率。另一方面印刷各类宣传品,强化对政策的宣传。县局印制6万册《农村低保知识问答》、柴坪镇印制的《明白卡》、庙沟镇印制的《致全镇村民的一封信》等等。通过舆论宣传,群众对低保政策清楚了、理解了,怨声小了,意见少了。
规范操作是保证。要把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贯彻好、落实好,没有一套规范的工作程序做保障,是很难实现政策设计的初衷。原来该县的农村低保工作之所以出现问题,根源就在于群众评议环节流于形式,镇政府审核程序走了过场,谁享受低保由几个村干部说了算,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在整治过程中,通过试点总结出来了“四个环节十二个步骤”的操作程序后,大大提高了低保对象的准确率,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同时,通过规范运作,进一步夯实了各级各部门的主体责任。经验教训证实,只有规范操作,才能堵塞漏洞,才能做到公正、公平,才能取得好的社会效果。 |
|
|
相关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