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奥运场馆”
卖给下届奥运会
建设临时性场馆不是伦敦的独创,早在1911年,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就曾抱怨奥运会上的“过分开支”现象,他提醒那些主办国,“临时性的建筑就足够了”。
和过去相比,伦敦最大的不同是,临时性场馆占的比重要比新建的永久性场馆大。伦敦奥运会一共使用34个体育场馆,14个为新建场馆,其中8个是临时建筑。而且这些场馆设置在伦敦独特的中心区域公园,在伦敦的标志性建筑附近,所以,人们能在英国唐宁街十号首相府附近看到沙滩排球场。伦敦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是,“我们不需要建造大规模的、那些在奥运会后用不上的永久性场馆。”在菲利普·詹森看来,伦敦已经有很多标志性的建筑,这个城市并不需要为了展示自己的魅力而以特殊的方式去表达,没必要为了让体育馆成为城市地标性建筑而去建设,“伦敦只基于自己的需求”。
在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伦敦奥运会尽量采用轻质材料,以减少碳排放。主体育场“伦敦碗”采用了锁网状的建筑结构,大约节省了300吨钢材。“伦敦碗建设时,减少了顶棚的设计,只能遮盖场馆三分之二的观众,伦敦碗也采用了北京鸟巢使用过的新型钢材,比传统体育馆要轻,而且开放式的结构节约了照明耗能。”伦敦奥组委“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肖恩·麦卡斯表示,伦敦碗只使用了北京鸟巢一半的材料。
根据麦卡斯的介绍,伦敦奥运的每一个场馆,25%的原材料都必须是可持续利用的,“拆除的场馆中,钢管、铝等副产品将会公开拍卖销售,售价低于市价。大量可持续性使用原材料的出现,实际上在英国开创了可持续性材料买卖的市场。”
奥运还没有开幕之前,伦敦奥林匹克筹建局已经提前几年为将来场馆拆除后的建材寻找下家。“我们联系英国本地的一些大型项目,包括各地市政建设部门、高校和一些准备举办其他国际项目的单位,推销奥运场馆拆解后的建材,甚至还联系了巴西政府,卖给里约热内卢,或许会在2016年的奥运会场馆建设中派上用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环境可持续发展事务主管,奥林匹克筹建局的可持续发展负责人理查德·杰克逊说道。
本届奥运会所使用的篮球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临时性体育建筑。这座35米高、110米长的临时篮球馆使用了1000吨钢材构件,外表由可循环使用的PVC薄膜覆盖。今年9月,这座完全符合奥运标准的篮球馆就要在伦敦逐渐消失,不过,这些钢材构件的历史使命不会就此结束,它们将被运往巴西。
奥运期间,为了保证睡眠质量,奥运村向运动员提供17500个床垫,这些床垫均为可循环利用床垫,奥运会和残运会结束后,超过99%的床垫将实现再利用,面向学生宿舍、租赁公司或者用于其他事务。
奥林匹克公园2020年
变身大型文体中心
“发展计划”这几个单词经常被伦敦市政府提到,该计划是指关于主奥运场馆群落(包括奥运村)的改建计划——伦敦奥运遗产发展公司将投资3亿英镑,将奥林匹克公园改建为占地226公顷的公园,改建工作约需1年。2013年,那里将正式更名为伊丽莎白奥林匹克公园,其主体育场、水上运动中心以及巨型的轨道塔雕塑将成为伦敦的地标性景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并为英国部分运动员提供训练场地。其余场馆将为周边社区所用,整座公园,有多条线路与附近的居民社区相连。到2020年,整个奥林匹克公园将被建为一个集体育赛事、文艺活动和商业演出于一体的大型文体中心。
奥运期间可以容纳1.7万名观众的游泳馆“海浪”,奥运后将只保留2500个座位,3个大型游泳池将被分成5个规模较小的游泳池,对公众开放。拥有1.2万个座位的伦敦奥运会自行车馆——奥运倾斜赛车馆,其中6000个座位为临时座位。在奥运会后,这里的赛道将进行适当改建,以便同山地车道及其他自行车运动道结合,建成一个面向社会的“自行车运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