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综合体育

最强阵容代表中国出征冬奥 冰壶奥运选拔赛 真刀真枪比真功夫

2022-01-04 01:41: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4支男女四人队伍、5支混双队伍参加 选出最强阵容代表中国出征北京冬奥会

  冰壶奥运选拔赛 真刀真枪比出真功夫

  2021年的最后一天,中国冰壶精英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在北京首钢园收官。本次赛事从赛程到冰面对标冬奥赛场,队员们实力对抗,可谓真刀真枪地拼出了真功夫。随着时钟进入2022,代表中国冰壶出战北京冬奥会的选手名单将在1月份浮出水面。

  新锐和名将的对决

  成为选拔赛主旋律

  为了选拔优秀运动员代表中国冰壶参加北京冬奥会,从2021年11月22日开始,冬运中心举办冰壶项目奥运会选拔赛。本次选拔赛国家集训队和国家挑战队齐上阵,在主客场大循环赛中,每站比赛有4支男女四人队伍、5支混双队伍参加,连续六周进行48场四人比赛、60场混双比赛。最终将根据选拔赛中各组合排名和队员个人表现,选拔出男、女队和混双3个项目的最强阵容,代表中国出征北京冬奥会。

  国家冰壶挑战队由于海娟担任领队,教练员兼队员是臧嘉亮、刘锐和刘斯佳,男队员有王奉春、姜东旭、程阔,女队由麻敬宜、梅杰、姚茗悦和王芮组成,混双队由刘锐和曹畅组成。冰壶国家集训队在北京冬奥周期的后半段确立年轻队员为主的阵容。在2021年冰壶世锦赛中,由韩雨、董子齐、张丽君、姜馨迪组成的中国女队最终获得第10名,由邹强、田佳峰、王智宇、许静韬组成的中国男队则获得第14名。新锐和名将的对决,成为了此次选拔赛的主旋律。

  选拔赛漫长赛程

  向北京冬奥看齐

  在选拔赛之前,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倪会忠曾经表示,集训队的优势是体能好、前期训练较为系统,挑战队并不是给国家集训队当陪练的。他表示,两支队伍的训练、保障为同一标准,选拔坚持公平竞争,要把强大的战斗力激发出来。

  这次冰壶选拔赛,是中国顶级冰壶选手训练的一部分。比赛的项目设置、场地要求以及竞赛规则都按照北京冬奥会的标准执行。场地的裁判技术团队都来自北京冬奥团队。

  说到选拔赛有多贴近冬奥实战,用国家集训队女队队长韩雨的话说:“每站比赛都会新换一次冰面,对我们‘找场地’和读冰能力都是磨炼,大赛期间遇到新冰面调整状态就更有经验了。”

  选拔赛的漫长赛程,也是向北京冬奥会冰壶赛程看齐。冬奥会冰壶赛在开幕式前两天的2月2日展开混双争夺,8日产生金牌。从9日开始男、女四人赛,19日和20日决出冠军。也就是说,其他冬奥运动员还没开赛,冰壶运动员已经上场,一直打到闭幕式。

  充分模拟冬奥氛围

  赛事安排现场直播

  为了充分模拟冬奥会的比赛氛围,赛事安排了现场直播。在冰壶选拔赛现场是多个摄像机工作组和场边一大排仪器,以及几十名工作人员组成的赛事直播队伍。不同机位抓取的画面通过现场导播,切换到场边的大型LED屏。场上运动员不时看看自己刚才一投的回放,为下一投作决策。同一时间,在场外的20多个网络平台上,赛事的实况也正在播出。因为是直播,大多数女运动员化了淡妆,这是对比赛的尊重,也是对观众的尊重。

  根据选拔赛的规则,是挑战队与国家集训队进行对抗,队员也按照要求,在分站赛期间更换搭档。有些运动员是第一次搭档参赛。一方面队友之间的新鲜感让比赛有了变化,另一方面也锻炼了队员迅速找到默契和比赛节奏的能力。

  从选拔赛的过程看,这一赛制激发起了队员的斗志和兴趣。在六周的比赛中,选手们展开智慧与激情的碰撞,为冰壶爱好者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巅峰对决。参赛选手收获了奥运级别的冰上竞赛经验,也在身体、心理和精神上更加适应冬奥会的节奏和压力。 文/本报记者 褚鹏

  • 相关阅读
  • 他们在冬奥会前上场

      冰点特稿第1250期   他们在冬奥会前上场  张嘉豪在学会“落叶飘”的那个冬天,爱上了滑雪。“落叶飘”是单板滑雪的基本功,学好了,可以像落叶从高空飘落那样,呈Z字型在雪道上左右摆动着滑行。  那一年他...

    时间:01-05
  • 在冰雪大本营体验科技的力量 ——探访中车二七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

      作者:本报记者 王东 侯珂珂 黄小异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05日 08版)  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30天之际,记者来到北京丰台长辛店探访。这里矗立着的一组工业风浓厚的建筑群,便是北京现存唯一的百年老厂——...

    时间:01-05
  • “第二赛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掠影

      这里,是北京冬奥会“第二赛场”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掠影  作者:本报记者 王东 侯珂珂 黄小异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05日 08版)  1月4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MMC)正...

    时间:01-05
  • 中国冰雪健儿积极备战冬奥——三十天,冲刺!

      作者:本报记者 王东 黄小异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05日 07版)  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30天。  汗水凝结成空中的雪花、浇铸脚下的冰面。2021年7月起,中国冰雪健儿终于结束了长达一年多“无赛可参”的...

    时间:01-05
  • 冬奥会北京颁奖广场举行颁奖仪式全要素演练 已具备赛时运行条件

      冬奥会北京颁奖广场举行颁奖仪式全要素演练,赛时将承担32个比赛项目奖牌颁发仪式   北京颁奖广场已具备赛时运行条件  新京报讯 (记者吴为)1月3日下午,北京冬奥会重要的非竞赛场馆——北京颁奖广场举行了颁...

    时间:01-04
  • 北京12项立法为冬奥会提供法治保障

      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6年来,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完成无障碍环境建设、志愿服务等相关立法  北京12项立法为冬奥会提供法治保障  1月4日,出席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代表和列席人员将陆续报到...

    时间:01-04
  • 冬奥倒计时一个月:北京,期待与奥运的再一次拥抱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4日电 题:冬奥倒计时一个月:北京,期待与奥运的再一次拥抱  记者 王禹  沿着古都北京悠长的中轴线,天坛、故宫等世界文化遗产坐落其间。它们构筑出这座城市的挺拔脊梁,诉说着千年历史...

    时间:01-04
  • 新年想给自己“充能”?这部纪录片别错过!

      倒计时一个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就要来啦!这将是中国首次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也将成为全球首个举办夏季、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中国冰雪健儿整装待发,纷纷用“人生能有几回搏”作为自己...

    时间:01-03
  • 中国女子双人雪车世界杯赛创历史突破

      (北京冬奥会)中国女子双人雪车世界杯赛创历史突破  中新社北京1月3日电 当地时间2日进行的2021-2022赛季国际雪车和钢架雪车联合会世界杯拉脱维亚希古达站比赛中,中国队怀明明组合和应清组合在女子双人雪车比赛...

    时间:01-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