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洛南县

闲置田地变身“共享菜园”

2024-06-24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贾书章

  “长颈鹿!你好……”一个稚嫩的童音引起了大家的注目。走近一看,原来是农耕体验园为了营造田园风情氛围,在进园口安装了一个仿真长颈鹿。6月16日,星期日,薛欣欣女士带着3岁的女儿来到位于洛南县城关街道窑底村的农耕体验园共享菜园,让孩子体验种菜的乐趣。薛女士到她家认领的一个小方块菜园,和女儿给黄瓜苗搭架。薛女士说:“从县城到窑底村五六里路,很方便,我认领菜地就是要让孩子体验劳动,认识各种蔬菜,这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好处。”

  当日一阵小雨,雨中的菜园一片葳蕤,更加生机勃勃。

  西红柿已经挂果,生菜叶嫩得能掐出水,黄瓜开出了金黄色花朵,南瓜蔓爬到了架子上,已结出了核桃大小的瓜。绵绵小雨也没挡住人们的劳动热情,“园主”有的给黄瓜苗搭架,有的拔除菜地边的杂草,有的在栽辣椒苗。

  窑底村现有党员59名,村党支部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依托农耕体验园项目,建强组织堡垒,发展田园经济,探索“田园+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推选出党性强、群众基础好、农村工作经验丰富且业务熟练的青年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成员,加强党支部建设,争创“一强五好”一类村党组织,夯实抓党建促振兴组织根基。

  村党支部依托窑底村距离县城3公里的交通、区位、土地等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村域休闲旅游、田园风光等方面增收潜力。开发了全县首批共享菜园,打造了50亩集认领租种、托管种植、农耕研学、劳动实践等功能于一体的农耕体验园,采用“龙头企业+农户+电商”的经营模式,将乡村特色与田园旅游、数字经济共融,引领发展果蔬田园经济,“线上+线下”共同发展,培育壮大“美丽乡村+”农业、休闲、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

  为确保工作务实高效,村党支部 6名委员、13名党员分片包抓地块管理,维护园区日常运营;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策划开通线上平台,整合人脉、资源等,拓宽市场销售渠道;聘请3名觉悟高、懂技术的党员,长期在园区开展种植技术指导;10多名党员志愿者在园区义务农耕服务,激活田园经济发展潜能,提升土地、农产品附加值,辐射带动本村16户群众进园务工创收,实现户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为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

  “我们村党支部以共享菜园试点为突破口,治理复耕撂荒地,在全村推广发展田园经济,让广大党员干部在产业发展、农耕文化中实践锻炼,接受党性教育,参与群众活动,关心关注、投身参与乡村建设,合力做优集果蔬采摘、农耕体验、农园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在农旅融合中助推农业增值、农民增收。”窑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英锋说。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