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南县

商南“三产联动”筑起增收支柱

2018-07-30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特约记者 李治军

  陷入贫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贫困户增收主要靠什么?如何保持长期稳定脱贫?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商南县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实际,创新推行“一产借还、二产加动、三产建带”的“三产联动”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宜山区县的产业精准脱贫之路。

  精准施策创出新模式

  抓问题首要的是抓关键。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不同的致贫原因,商南县逐产业创出新的发展模式。

  一产推行“借还”模式,主要针对有劳动力、有发展意愿,但缺资金、缺技术的贫困群众,采取“政府担保贴息、企业赊本让利、群众先行发展、收益免息还本”的方式,由企业批量生产初级产品,先赊借给贫困户进行管理,待到产品成熟变为商品时,再由企业回购。二产推行“加动”模式,主要针对有劳力、有资源,但缺技术、缺土地、无条件发展农业产业的,采取“政府推动+园区拉动+企业带动+农户联动”的方式,由企业建设代工厂、代工点,吸纳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三产推行“建带”模式,主要针对靠近景区、靠近园区、靠近美丽乡村,有资源的贫困群众,按照“建精品景区带美丽乡村、建电商平台带农产品销售、建合作机制带身份转变”的思路,采取“政府主导、招商引资,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受益分红”的形式,把农民手中的山林、民房等资源折资入股企业,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成股民;或者发展电子商务,让农特产品变成网上“抢手货”,拓宽贫困户的增收渠道。

  这些新模式“因户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降低了贫困户增收的成本,打破了以往产业单一、收入少的旧格局。

  破解难题畅通发展路

  为确保新模式转换新动能、焕发新生机,切实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商南县着力破解三个难题。

  破解资金短缺难题。积极推动农村清产核资、资产确权办证工作,让群众通过抵押宅基证、房产证、林权证等获得贷款。发放贴息贷款,解决他们发展产业缺启动资金的问题。县财政每年列支产业专项基金,按照“能人带穷人”理念,实行“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贫困户”的利益链接机制,补助企业、示范合作社、大场大户、产业基地等,带动贫困户增收。加大力度对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进行扶持补贴。其中,一产方面,对参与“借袋还菇”的贫困群众,每发展一袋食用菌补助0.5元,最高不超过5000元;对发展“借鸡还蛋”的,每只补助5元(3元补到企业,2元补助到户)。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狝猴桃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文件,对农业脱贫主导产业在基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

  破解产业发展缺“火车头”问题。为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与一个市场经营主体链接,先后出台《鼓励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决定》《进一步扶持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积极吸纳企业和合作社参与到脱贫攻坚中,着力在政策扶持、服务跟进、项目倾斜、资金投入上做到“四个优先”,让它们真正成为脱贫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并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建设产业基地,回收产品,实施加工,保障销售,带动周边的贫困户。

  破解体制束缚难题。该县在农村全面推行“三变”改革,灵活体制,引导鼓励贫困户流转土地,或以土地、资金等入股,助推脱贫产业规模化发展。

  效益凸显群众稳增收

  新模式“配上”新机制,犹如“一汪活水”,让商南县贫困群众的产业脱贫之路充满生机,实现了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双赢”目标。截至目前,商南县实施“三产联动”已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13.9亿元,发放贷款2.3亿元,建成24家龙头企业、16个现代农业园区、189个产业基地,发展合作社385家,打造出3条“产业经济带”,带动1.11万名群众通过发展“茶、菌、果”等产业稳定脱贫;吸引4076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成功创办企业154个、个体工商户3922户,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5526人,占贫困劳动力总数的34.4%。

  • 相关阅读
  • 商南出台九条纪律规定 推进秦岭专项整治

      本报讯(王小林代绪刚)近日,商南县出台了九条纪律规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批示精神,扎实推进全县秦岭地区违规建筑和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商南县要求...

    时间:08-29
  • 商南出重拳掀起河道治理攻坚战

      本报讯(特约记者 李治军 通讯员 程世柱)8月份以来,商南县出重拳动真碰硬,发起河道治理攻坚战。  县上成立河道采砂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联合执法工作组,负责全县河道采砂综合治理的组织实施、检查考核、执...

    时间:08-28
  • 商南督查自查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本报讯(石广 赵国群)为切实加大对违法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发现、查处、整改力度,近期以来,商南县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省林业厅和市林业局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全面开展森林资源督查自查工作。   成立了森...

    时间:08-27
  • 商南创新“一机制三模式”推进生态扶贫

      本报讯(代绪刚 樊轲)今年以来,商南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通过创新生态护林员管理机制、生态精准扶贫模式、退耕还林管理模式、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机制三模式”,扎实推进生态扶贫。   创新生态护...

    时间:08-27
  • 商南开展“三美庭院”创建

      本报讯(何春红 李治军)5月下旬以来,商南县着眼加速精神文化脱贫,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三美庭院”创建活动,动员群众,尤其是贫困户,积极建设“环境美、卫生美、文明美”庭院,打造乡村人居...

    时间:08-24
  • 商南打造纪监铁军

      本报讯(通讯员 王康 特约记者 孙传卿)今年省纪委出台纪检监察干部“十条禁令”以来,商南县纪委监委将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十条禁令”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落实,在担当中提高履职能...

    时间:08-24
  • 商南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

      本报讯(代绪刚)近日,商南县制定出台了《商南县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实施细则》,解决城乡特困人员突出困难、满足城乡特困人员基本需求,将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全部纳入救助供养范围,切实维护特困人员的基本生...

    时间:08-22
  • 商南扎实开展秦岭地区违规建筑和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本报讯(何春红)近日,商南县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保护重要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市专项整治会议精神,深刻汲取教训,全面排查问题,坚决彻底整改,严肃查处问责,坚决打好秦岭生态环境保卫战。  县上制...

    时间:08-22
  • 商南完成公证体制改革工作

      本报讯(王锋 何春红)自2017年7月全国公证体制改革序幕拉开以来,商南县坚持以提升公证服务水平为导向,强措施,抓落实,积极推进公证体制改革,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并落实了公证体制改革工作各项任务。   县...

    时间:08-21
  • 商南发展“四个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强化“动车组”思维,聚焦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和数字经济“四个经济”,为产业腾飞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推动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

    时间:08-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