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南县

现代农业筑牢商洛乡村振兴之基

2021-01-26

     
  智能控温、控湿的现代化农业大棚星罗棋布出现在田间地头,水肥一体化前沿栽培新技术随处可见,现代农业示范园鳞次栉比……纵观我市农业发展现状,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惊喜之余让人振奋。
  “十三五”以来,我市坚决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重中之重,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全力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崛起了商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高地,为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挖掘优势 特色产业强势崛起
  在丹凤县利源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4栋养鸡舍里,喂料系统、碗式饮水系统、传输带清粪系统、锅炉供热系统、湿帘风机降温系统、自动环境控制系统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实现了“人管设备、设备养鸡、养鸡为人”的现代化农业。在商南县十里坪镇中棚社区冷水鱼养殖场里,伴随着欢快的拉网、捞鱼、捕杀、包装等程序后,一批批新鲜的虹鳟鱼将通过电商即将销往全国各地。
  在我市,像这样特色产业的事例还有很多。在脱贫攻坚工作的带动下,我市各县区立足独特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出了一批叫得响、走得出的特色产业。目前,全市已形成菌果药畜特色产业、新兴产业、乡村旅游、加工业四大支柱扶贫产业体系。共发展食用菌3.48亿袋,产量37.4万吨,实现综合收入36.3亿元,香菇生产规模和产量位居全省第一,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全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示范市”称号,“柞水木耳”荣登2020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榜。种植茶叶56.1万亩,产量8318吨,实现产值15.5亿元,亩均效益全省第一,“秦岭泉茗”被评为中国农产品区域最具影响力公用品牌,商南县被命名为“中国名茶之乡”。狝猴桃产业异军突起,生态果品出口台湾。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5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77个,柞水县下梁镇、丹凤县棣花镇、洛南县永丰镇、商南县富水镇成功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质量取胜 绿色生态铸造品牌
  质量安全领跑全国。多年来,我市坚决从源头抓起,多措并举,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塑造诚信优质品牌,顺势发展休闲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我市率先在全省实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省市共建行动,被写入2019年省委一号文件,首创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商洛模式”在全国推广,被农业农村部授予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金字招牌,被省政府通报表扬。
  生态农业全省领先。率先在全省建设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市,被写入2015年、2016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得到了省农业厅切块专项资金支持;率先在全省颁布“商洛市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规范”,注册“秦岭商洛生态农产品”商标;成功在北京和南京举办商洛生态特色农产品推介会,“生态农产出商洛”唱响全国。
  品牌优势更加亮眼。认定无公害农产品319个、绿色食品63个、有机农产品37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12个,“商洛核桃”“商洛香菇”跻身“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唯一获批整市创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试点市”,商洛特色农产品位居“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榜首。柞水木耳、丹凤葡萄酒、商南茶叶亮相央视“国家品牌计划”展播。柞水县朱家湾村、柞水县金米村、山阳县前店子村、商州区江山村、商南县太子坪村、丹凤县毛坪村等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科技助力 现代园区应运而生
  寒冬腊月,走进位于商州区荆河生态工业园的润科绣球菌工厂化生产基地,现代化的培育生产模式让人眼前一亮,无菌培育室里,一朵朵晶莹剔透的绣球菌宛如盛开的白色绣球花,包装车间里,几名身着工服的女工正戴着手套进行包装作业。据企业负责人介绍,素有“万菇之王”的绣球菌落户商州后,目前产销两旺,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加工绣球菌3600吨,年销售收入可达7200万元,同时,基地可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带动大荆镇、腰市镇等周边群众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近年来,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引导下,现代化的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应运而生,规模化、科技化、信息化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市创办市级以上涉农龙头企业153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33个;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6个;建成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32个。发展农民合作社565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9家、省级示范合作社95家,培育家庭农场2121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4家,认定职业农民10606人。创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14个“小木耳、大产业”项目荣获第三届全国“双创”大赛三等奖,2家农业企业在第四届陕西省“双创”大赛决赛中获奖。
  面对“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清民介绍,将继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用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金字招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培育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增长极,着力打造全国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基地,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商洛力量。

  • 相关阅读
  • 改革逐浪乘势起

      商州区北宽坪蟒岭绿道山阳家金核桃露生产线柞水“木耳小镇”下梁镇的木耳产业丹凤县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图为武关镇南坪村通过土地流转建成民乐现代农业示范园)  熊德海 王关珍 &#1228...

    时间:07-27
  • 坚决打好作风建设攻坚战 为奋力推动商洛新时代追赶超越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讯(记者 李小龙 李敏)7月26日,全市“提士气强担当建机制促发展”作风建设大会在商州召开。市委书记郑光照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陕考察重要讲...

    时间:07-27
  • 加强作风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

        7月26日,市委召开“提士气强担当建机制促发展”作风建设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按照“勤快严实精细廉”要求,动员全市上下扎实...

    时间:07-27
  • 市公安局表彰奖励一批先进典型

        本报讯(唐媛媛 王丹)近日,市公安局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市直公安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进一步激发全市公安民警辅警奋发有为、干事创业...

    时间:07-26
  • 我市开展基层中医馆创建活动

        本报讯(陈绍莉)为扎实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深入开展,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7月15日,由市卫健委组织开展的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示范中医馆创建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

    时间:07-19
  • 商南推动产业转型协同发展

        本报讯(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强化“一心三带五协同”规划布局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四大产业增长极”,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协同发展,增强县城核心区和“城富一体化”的承...

    时间:07-16
  • 红二十五军在商南创建苏区根据地

        1934年11月,在鄂豫皖根据地日益缩小、红军力量不断被削弱的情况下,中共鄂豫皖省委根据中央指示信和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精神,决定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实施战略转移,向西挺进开始长征,创...

    时间:07-15
  • 革命薪火永相传 村美民富展新颜

        刘家花屋播火种   刘家花屋距商南县城约30公里,位于商南县清油河镇团坪村的油瓶沟口。是由刘氏建于清朝末年的5间徽派砖木结构房屋,建筑大气精美,雕刻花纹俊秀,当地人称之“刘...

    时间:06-24
  • 我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首届斗茶大赛在商南举行

        本报讯(记者 柯岩)6月21日至22日,我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首届斗茶大赛在商南县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等...

    时间:06-23
  • 一番奔走只为“黑户”儿童上户口

        编辑同志:近日,商南县公安局过风楼派出所民警经过多方奔走,为一“黑户”儿童上了户口,圆了孩子上学梦的事,获其家人的衷心感谢。   经了解,商南县公安局过风楼派出所民警在走...

    时间:06-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