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南县

搬进新家园 生活节节高

2022-09-13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持续提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搬迁群众能够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

  商南县着力提升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按照“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做好教育资源调配和校舍改扩建,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将新增师资编制向安置点所在地学校特别是大型安置点倾斜,做好搬迁群众子女转学衔接和就地就近入学工作,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合理配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快提升安置点标准化卫生室,全面完成迁入地管理,提高迁入地特别是大型安置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其他健康扶贫政策,建立和完善安置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提高处置能力。完善各类社会保障政策,做好相关社会保障的转移衔接工作,对符合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搬迁家庭做到应保尽保。搬迁群众可自愿参加安置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和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按照“原籍管理地和林、迁入地管理房和人”的思路,商南持续推进户籍“双簿制”。各镇办大力宣传和全面推行“双簿制”管理制度,对搬迁群众原籍实行户口簿,迁入地实行居住簿的双重管理,使搬迁群众原籍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断档,迁入地优惠政策不落空。搬迁群众凭居住簿可在迁入地享受同等就医上学、就业安置、低保办理等惠民政策。

  同时,商南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借鉴和推广镇安县“三个五”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在每个移民安置点合理配建小超市、小菜园、小库房、小公墓、小理事(红白理事会)、小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今年计划在10个镇办16个移民安置点建设小超市28个、小库房100间、小菜园126亩、小公墓174亩、红白理事会13个。按照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对安置点路、水、电、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行全面配套,确保安置点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齐全,逐步实现提档升级。

  • 相关阅读
  • 八月瓜成致富“新宠”

      本报通讯员 李 潇 李传贵  八月瓜  八月瓜喜获丰收  八月瓜  “经过不断投入和科学管护,从去年开始,八月瓜种植基地挂果,将陆续进入丰果期,今年产果1万多斤,为村集体实现净收益1万多元…...

    时间:09-13
  • 商南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和企业复工复产

      本报通讯员 杜金晖 何 静  商洛市虎之翼科技有限公司职工在组装强光手电筒  西气东输项目三线中段商南县清油河镇磨沟岭隧道施工现场  连日来,在西气东输项目三线中段商南县清油河镇磨沟岭三号隧道施工现场...

    时间:09-13
  • 倡导优良家风 共筑清廉家庭

      本报讯 (通讯员 刘明煜)“今君身处乡吏之职,不同往日,望君不忘昨日清贫出身,不忘祖辈清廉家训,不忘父母养育教诲,不忘妻儿盼归之心,不忘组织栽培关爱……”这是商南县湘河镇党委书记...

    时间:09-13
  • 用爱延续妻子生命

      本报通讯员 孙传卿  在商南县,有这样一个家庭被人们津津乐道。故事主人翁孔少艾,17年如一日,不离不弃、守护相助、精心照顾因伤致残的妻子,用真情厚爱延续着妻子的生命,诠释着相濡以沫的意义。  2005年端...

    时间:09-13
  • 十里坪镇六千多亩玉米喜获丰收

      本报讯 (通讯员 张 英)眼下,正是秋粮丰收的季节。在商南县十里坪镇,6600亩玉米地阡陌纵横,机器的轰鸣声、农民的采摘声阵阵传来,在玉米浪中奏出丰收协奏曲。  连日来,趁着晴好天气,当地群众抢抓农时收割玉...

    时间:09-13
  • “中国最美康养度假旅游名县”何以“花”落商南

      本报通讯员 李治军 张 瑜  7月16日,第二届“新时代·中国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巡礼”暨“2022中国文旅和景城融合发展峰会”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举行,活动发布的成果名单显示,商南...

    时间:09-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