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南县

锦绣商南入画屏

2023-12-05

来源: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刘超  
  商南,依秦岭东南而居,缘丹江润泽而兴。这里青山叠翠、风光旖旎,被誉为大秦岭最美的封面,吸引着许多艺术家徜徉在山水间,探索多彩画卷里的自然魅力。
  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是商南县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绝佳条件。多年来,商南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科学经营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打造示范工程和生态品牌,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努力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愈加清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3%,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国家Ⅱ类标准,全年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330天以上,取得了“中国天然氧吧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陕西生态建设强县”等见证商南生态优的亮眼荣誉。
  厚植生态底色,是商南县上下推动绿色发展的根本遵循。商南县通过“南茶北移”,用60年笃志富民的奋斗把茶叶发展为县域主导产业,扩建生态茶园25万亩,茶山新绿成为商南的魅力之色。以“一江四路五河”为主线,大力实施城镇绿化美化、绿色长廊、绿色家园、水岸绿化、景区景点绿化等工程,统筹开展封山育林、天保工程、重点防护林工程。在辖区10个镇(街道)万亩荒山实施橡栎侧柏工程,每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加快特色农林产业培育。打造了丹江两岸、沪陕高速沿线万亩绿色长廊,打造了后湾、太子坪、二郎庙等30余处美丽乡村示范样板工程,“绿色商南”版图不断扩展,生态底色更加厚重。
  在商南,绿化护林保生态的历史由来已久,湘河镇梳洗楼那块130余年前的护林碑,就足以见证商南人在历史上爱林护林的决心。生态大保护的历史责任传承至今,新时期的商南人更是把践行“两山”理念、护好生态根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保护优先,严守源头底线,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和“三线一单”管控要求,优化评估生态保护红线,全区域开展秦岭“五乱”整治行动,先后解决影响秦岭生态突出问题50余起,查处各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案件1200余个。坚持打好“减煤、控车、抑尘、禁燃、增绿”组合拳,拆改燃煤锅炉18台,全面关停黏土砖厂16个,取缔夜市烧烤摊点20余处,持续发力守卫“商南蓝”。深化重点流域、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入河排污口、地下水污染、工业聚集区等水污染治理,扎实推进“一河一策”“一断一策”等治水行动,实施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和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70余个水环境治理项目,持续加强水生态治理与保护。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预防,不断完善农用地安全管控措施,全面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环境监管和排查整治,治理39亩重度污染耕地并退耕还林还草,建成4个中轻度受污染耕地,受污染耕地土壤防治率达100%,治理废渣堆存10处,完成19个矿山生态恢复治理项目,全面系统守好土壤安全、护好生态根基。
  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共进,是商南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围绕生态茶城、产业新城、旅游名城、康养慢城“四大名城”建设目标,积极培育生态农业、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宜居“四大产业高地”。打造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金丝峡、4A级旅游景区闯王寨全茗度假区、北茶小镇等,多个有特色、有亮点、有深度的生态旅游文化品牌;研发了茶叶、狝猴桃、食用菌等,一批有规模、有名气、有效益的绿色农业品牌;发展了绿色建材、钒、硅、镁等,有潜力、有空间、有动力的现代绿色循环产业集群;茶旅康养融合示范园、金丝峡康养游乐园、阳城驿特色民宿等,一批康养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同时,积极挖掘独具特色的商南美食、菜系、非物质文化、茶文化,发展餐桌经济、乡村经济,发挥特色产业优势,推动多产融合发展,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目标。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商南县深化“两拆一提升”三年行动,扎实推进“改三线、抓五化、治十乱”工程,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方面下足功夫,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实施了7个城市功能提升项目,建成休闲公园4个、口袋公园18个,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1%,使自然风光浸润的“生态景区县城”更有气质、更具魅力。
  商南县持续办好领导干部和企业法人“环保大讲堂”,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环保法治意识。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方式有机结合,多平台、多渠道同步推广信息宣传,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六进”宣传活动,深入普及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使宣传教育起到春风化雨的显著成效。

  • 相关阅读
  • 商南多举措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用多项务实举措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针对市场主体“不会办”的问题,商南县推出“一图四...

    时间:12-06
  • 商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家乡的环境真是大变样,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空气变得很清新,每天来这儿游玩的人也多起来了,看到村里的环境变化这么大,我是打心底感到高兴。”12月3日,商南县清油河镇涧场村的大学...

    时间:12-06
  • 商南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按照“产业化、绿色化、景区化、品牌化”发展思路,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持续壮大茶、菌、果、畜、药、渔等特色优势产业,全面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

    时间:12-05
  • 商南提升平安乡村建设水平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全面提升平安乡村建设水平,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导向,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以高水平安全保障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

    时间:12-05
  • 商南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聚力推进引才、育才、用才、优才、留才“五大工程”,形成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发展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环,奋力打造“四大名城”,推进高...

    时间:12-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