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洛南县麻坪镇云蒙山村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贫困。2008年10月,在云蒙山村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的一致拥护下,陈根新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为了解决好村民的“钱袋子”不圆问题,村支书老陈亲自到山西等地联系务工项目,组织了劳务输出欢送会,成立了务工党小组,每组3名党员,带动其他村民致富增收,全村400多人外出务工,年均劳务收入都在320余万元。另外,他们在该村三组建起了板栗基地,人均增收400元。在八组、九组发展核桃产业,建核桃园100亩,核桃高接换优200亩,点播核桃300亩,这些林果业、劳务业不久也将成为云蒙山村又一增收的亮点。
群众的腰包鼓了,但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却是毫无分文,村上连正常办公用的笔墨纸砚都买不起,这一难题又摆在了陈根新等一班人面前。云蒙山上盛产连翘叶,山脚下有个云蒙山茶厂,是十年前村里人办起了民营企业。每年春季,群众上山采集连翘叶,经筛选、蒸煮、配料、烘干、包装等工序,云蒙山茶叶就可上市出售。由于连翘叶有清热解毒、抗菌、强心、利尿、止吐等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但是,连翘叶在当地属季节性植物,每年只收一茬,对一个村级民营企业来说,半年以上的停产导致其入不敷出,加之其它原因,云蒙茶厂运营不到两年就停产了。为了让云蒙山茶厂扭亏为盈,起死回生,也为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陈根新带领一班人深入研究,以厂房土地作抵押,为云蒙茶厂担保贷款10万元。云蒙山茶厂活了,开始有了盈余,也开始逐年为村上交纳一定的租金。春末夏初,本村的群众遍布云蒙山的沟沟壑壑、岭岭岔岔,采集连翘叶,每天收入60元左右。在车间选茶、装袋工序的小工也都是本村人。在茶厂务工也成为本村村民增收的一个渠道。
如今,当你步入云蒙山村,路面宽阔平整,路旁柳竹成行,河水相映见底,各业兴旺发达,呈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勃勃生机。(南星)